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喜亭》
《闻喜亭》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闻喜名自昔,广亭临汉津。

飞甍出万屋,地绝无纤尘。

盘道城堞古,远林墟曲新。

静觉耕钓胜,幽宜鸥鹭驯。

赖此荒僻郡,幸容朴愚人。

阁铃昼常寂,斋酿寒更醇。

一樽且勤设,勿负头上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tíng
sòng / cénggǒng

wénmíng广guǎngtínglínhànjīn

fēiméngchūwànjuéxiānchén

pándàochéngdiéyuǎnlínxīn

jìngjuégēngdiàoshèngyōuōuxùn

làihuāngjùnxìngróngrén

língzhòuchángzhāiniànghángèngchún

zūnqiěqínshètóushàngjī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闻喜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闻喜亭的环境特色。首句“闻喜名自昔”,点出亭子历史悠久,因吉祥之名而闻名。接下来,“广亭临汉津”描绘了亭子地理位置优越,坐落在汉水边,视野开阔。

“飞甍出万屋,地绝无纤尘”两句,通过夸张手法赞美亭子的高大和周围环境的清洁,暗示其远离尘嚣。接下来的“盘道城堞古,远林墟曲新”,进一步描绘了城墙古老而道路蜿蜒,远处的树林与村落呈现出新旧交融的景象。

诗人在此处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静觉耕钓胜,幽宜鸥鹭驯”,认为这样的环境最适合于耕读垂钓,连鸥鹭也显得温顺。他感慨自己能在此偏僻之地居住,不失为朴实之人。“阁铃昼常寂,斋酿寒更醇”表达了他对日常生活的满足,即使简朴,酒也醇厚。

最后两句“一樽且勤设,勿负头上巾”,诗人表示要常常在这里设宴,享受这份宁静,不辜负这隐逸的生活方式。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闻喜亭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阅武士回边报与山中信并至

椎牛飨士隘辕门,投老兵间强自论。

稍喜并边无牧马,却惭空帐有惊猿。

乞盟似欲回天意,排难谁能报主恩。

壮志蹉跎真便尔,独怀搔首望丘园。

(0)

因胜澄禅师下火

这老子,斗时枯槁,不近人情。

四海独孤标,一身无伴侣。

虽则两提祖印,实无一法与人。

闺门端坐冷啾啾,夜静独为鬼神说。

任你傍人恶发,我心终未和同。

有时开眼对青山,自笑满头生白发。

(0)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十五

不风流处也风流,匹马追风四百州。

金镞离弦胸百战,铁鞭多力恨无雠。

(0)

送全禅者为普慧胜长老专使下书回

独秀峰前一朵春,为传消息岂辞辛。

归祏觅取住山斧,作个丛林向上人。

(0)

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其一

主人公诺听我语,死生流转无停住。

今日忙兮明日忙,灵光一点何时悟。

(0)

小师般砖造塔

伛偻山头自负砖,要成小塔立云烟。

聚沙也似儿童戏,且为湖山结少缘。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