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四望开,绝顶出瑶台。
远岫一方缺,长江数道来。
云间下鸾鹤,天上扫莓苔。
高揖烟霞外,三山何处哉。
登高四望开,绝顶出瑶台。
远岫一方缺,长江数道来。
云间下鸾鹤,天上扫莓苔。
高揖烟霞外,三山何处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大科峰,俯瞰四周景象的壮丽画面。首句“登高四望开”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位置和视野的开阔,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脚下展开。接着,“绝顶出瑶台”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仙境般的境界,暗示了大科峰之巅的超凡脱俗。
“远岫一方缺,长江数道来”两句,通过对比远近景色,展现了山川的壮美与辽阔。远山如画,断续不连,而长江则蜿蜒曲折,奔腾而来,动静结合,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灵动。
“云间下鸾鹤,天上扫莓苔”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仙境般的氛围。鸾鹤在云间翱翔,莓苔在天际被清扫,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纯净,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最后,“高揖烟霞外,三山何处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崇敬之情以及对更高层次精神追求的探索。他以高洁的姿态向烟霞之外致敬,似乎在问自己,那传说中的三山(蓬莱、方丈、瀛洲)究竟在哪里?这不仅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也是对理想境界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纷纷当世士,尽道休官去。
有堕尘网中,谁能复回顾。
重为轩冕惑,一念遂差互。
要当发深省,悟此形皆寓。
奔驰徒扰扰,静中有奇趣。
夫子廊庙材,华途昔荣遇。
富贵方迫逐,脱身一何遽。
盖恐负初心,或为名所误。
独寻陶渊明,三径归来处。
亲朋续旧游,寝食安故步。
诗成月满窗,坐久尘生屦。
个中有真乐,自足慰迟暮。
我方困长途,因公识归路。
读公寄傲篇,更觉忘世虑。
有如逃空虚,倾耳听韶頀。
念此有限身,岁月空复度。
他时愿卜筑,结茅相近住。
如公迈往姿,平生已心慕。
我虽负俗累,胸中无好句。
傥获从后尘,登高亦能赋。
《和陈国佐亦爱堂韵》【宋·吴芾】纷纷当世士,尽道休官去。有堕尘网中,谁能复回顾。重为轩冕惑,一念遂差互。要当发深省,悟此形皆寓。奔驰徒扰扰,静中有奇趣。夫子廊庙材,华途昔荣遇。富贵方迫逐,脱身一何遽。盖恐负初心,或为名所误。独寻陶渊明,三径归来处。亲朋续旧游,寝食安故步。诗成月满窗,坐久尘生屦。个中有真乐,自足慰迟暮。我方困长途,因公识归路。读公寄傲篇,更觉忘世虑。有如逃空虚,倾耳听韶頀。念此有限身,岁月空复度。他时愿卜筑,结茅相近住。如公迈往姿,平生已心慕。我虽负俗累,胸中无好句。傥获从后尘,登高亦能赋。
https://shici.929r.com/shici/s6tXqFCR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