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回浪溅细沙倾,岸柳平波映眼明。
桥接短亭连野迥,艇横长笛带风清。
迢迢翠草寒烟暝,隐隐疏林暮霭晴。
遥见叠峰清浅黛,客心伤处碧云轻。
潮回浪溅细沙倾,岸柳平波映眼明。
桥接短亭连野迥,艇横长笛带风清。
迢迢翠草寒烟暝,隐隐疏林暮霭晴。
遥见叠峰清浅黛,客心伤处碧云轻。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龟山住宿时所见到的宁静而美丽的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潮水退去后沙滩上的细浪与岸边柳树倒映在平静水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接着,通过“桥接短亭连野迥”一句,将画面拓展至远方,桥与亭子连接着广阔的田野,更添几分悠远之意。而“艇横长笛带风清”则描绘了一幅静谧中带着些许生机的画面,小船横卧水面,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与微风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清新之感。
接下来,“迢迢翠草寒烟暝”和“隐隐疏林暮霭晴”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色的深沉与朦胧,翠绿的草丛在寒烟中显得更加深邃,稀疏的树林在晴朗的傍晚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最后,“遥见叠峰清浅黛,客心伤处碧云轻”两句,将视线引向远方的山峦,山峰在淡淡的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画框,而“客心伤处碧云轻”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绪,碧云轻拂,似乎承载着诗人的忧愁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内心情感的流露,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陈家紫荔种别致,熟遍名园请君嗜。
琼液直分甘露香,绛囊真夺樱桃媚。
攀枝一啖三百颗,主人致客长少备。
视彼馈李钻核人,千秋应足使之愧。
树阴匝地惠风生,五日先期快扬觯。
枝头好鸟迭笙簧,两部奇蛙佐鼓吹。
兰亭梓泽同此欢,无诗必罚不少迟。
或坐或立或狂歌,袒跣欹斜酣谑戏。
兴庆池南草有无,可能立醒诸君醉。
归路红灯拥簇簇,夜来应免逻卒谇。
平明题诗缄寄予,爱我耽吟肯遐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