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塔标龙藏,长桥挂虎溪。
五王开壮丽,二梵树菩提。
净土黄金布,香台碧汉齐。
经过初地变,徙倚上方迷。
杖底笼清磬,崖间散御题。
屡疑穷绀宇,复道出丹梯。
天乐蓬莱近,祗林日月低。
水流僧舍下,云起佛堂西。
深愧雕虫技,难同怖鸽栖。
慈灯悬广劫,处处得摩尼。
飞塔标龙藏,长桥挂虎溪。
五王开壮丽,二梵树菩提。
净土黄金布,香台碧汉齐。
经过初地变,徙倚上方迷。
杖底笼清磬,崖间散御题。
屡疑穷绀宇,复道出丹梯。
天乐蓬莱近,祗林日月低。
水流僧舍下,云起佛堂西。
深愧雕虫技,难同怖鸽栖。
慈灯悬广劫,处处得摩尼。
这首诗描绘了碧云寺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禅意。诗人以“飞塔标龙藏,长桥挂虎溪”开篇,运用夸张手法,将碧云寺的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五王开壮丽,二梵树菩提”两句,既赞美了寺院的宏伟与庄严,也暗示了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净土黄金布,香台碧汉齐”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辉煌与神圣,金色的净土与碧蓝的天空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而“经过初地变,徙倚上方迷”则通过人物的行进与思考,展现了对佛法的探索与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
“杖底笼清磬,崖间散御题”描绘了僧侣修行的场景与帝王的题咏,体现了人间与神界的交融。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对碧云寺的深深敬仰与向往,“屡疑穷绀宇,复道出丹梯”,在赞叹之余,也流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情感。
“天乐蓬莱近,祗林日月低”则以天界与人间的对比,突出了碧云寺作为精神寄托之地的独特魅力。最后,“水流僧舍下,云起佛堂西”以自然之景衬托出僧人的生活与修行环境,充满了宁静与祥和的气息。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碧云寺的壮丽景色,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与宗教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