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水,不满斗。我吸之,勺在手。
上连天津尾,下泄海焦口。主人饮,小池凿;
吾蔀青,天纳牖。
吾铁崖道人韪之曰:有人悟此环,云梦吞八九。
一勺水,不满斗。我吸之,勺在手。
上连天津尾,下泄海焦口。主人饮,小池凿;
吾蔀青,天纳牖。
吾铁崖道人韪之曰:有人悟此环,云梦吞八九。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题谢氏一勺轩》,以独特的视角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深邃的哲理画面。诗人以“一勺水”起笔,形象地说明事物虽小,但其蕴含的潜力无穷。他通过“勺在手”、“上连天津尾,下泄海焦口”的描绘,暗示了这勺水与天地之间的联系,象征着生命的源泉和宇宙的广大。
接下来,诗人将“一勺水”与人的生活和自然环境相联系,指出即使是微小的饮水行为,也能影响到周围的小池和天空。他用“主人饮”和“吾蔀青,天纳牖”表达出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及个人心境的开阔。最后,诗人引用“铁崖道人”的话,强调领悟这一道理的人能够拥有宏大的胸怀,如同云梦泽一般包容万物,吞吐八九。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揭示了人生的哲理,体现了杨维桢诗歌的独特风格。
二年老翁泉,亲酌石林寿。
林翁硬如石,跌宕杯舞手。
酡颜照湖山,丽藻濯花柳。
牛头望蟆颐,隔阔几烟岫。
江梅驿堪寄,湖水觞可侑。
林丘一曲閒,事业千载就。
屡空有真实,万变无杂揉。
用之还帝师,归则赤松友。
蟠桃堪一尝,世味不同嗅。
得书方醉歌,痴绝记前守。
岁行析木予去国,鹑尾之年才返室。
东西南北著此身,水陆二千三百日。
或云子非善谋身,幸生斯世同斯人。
胡为嘐嘐苦自好,轻辞富贵重绝贫。
五溪之滨有何好,兀坐六年不知老。
夔门待汝有何恶,要把山林易旌纛。
予闻其言心自语,吾非斯人而谁与。
独嗟行止各有时,龙蛰鸿归亦其所。
洋州拔将鸠馀民,仰空待救人不闻。
黎州边丁戍内郡,空养赤子防西门。
绵州近阸剑龙路,列雉惊奔渠不顾。
叙州平蛮亦良苦,卒以忧劳弃予去。
见危授命理之常,苟得死所庸何伤。
所忧人己两无益,燕蝠晨暝徒皇皇。
鹤山之颠一亩宫,我名吾亭日愿丰。
只祈天心速悔祸,雨禾雨麦苏民穷。
有粮饷士可卫民,有民给耕可供军。
民相资护关塞,又须监牧长得人。
规摹便立久安势,不作目前苟偷计。
弟兄归与里父师,长对春风赋常棣。
《至左绵书怀呈荣州绵州二兄》【宋·魏了翁】岁行析木予去国,鹑尾之年才返室。东西南北著此身,水陆二千三百日。或云子非善谋身,幸生斯世同斯人。胡为嘐嘐苦自好,轻辞富贵重绝贫。五溪之滨有何好,兀坐六年不知老。夔门待汝有何恶,要把山林易旌纛。予闻其言心自语,吾非斯人而谁与。独嗟行止各有时,龙蛰鸿归亦其所。洋州拔将鸠馀民,仰空待救人不闻。黎州边丁戍内郡,空养赤子防西门。绵州近阸剑龙路,列雉惊奔渠不顾。叙州平蛮亦良苦,卒以忧劳弃予去。见危授命理之常,苟得死所庸何伤。所忧人己两无益,燕蝠晨暝徒皇皇。鹤山之颠一亩宫,我名吾亭日愿丰。只祈天心速悔祸,雨禾雨麦苏民穷。有粮饷士可卫民,有民给耕可供军。民相资护关塞,又须监牧长得人。规摹便立久安势,不作目前苟偷计。弟兄归与里父师,长对春风赋常棣。
https://shici.929r.com/shici/WnWKN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