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常抛,冬时更恋。炎凉颠倒殊纨扇。
年年熨贴绽重缝,春晖肠断馀衣线。
经纬须分,元黄自辨。绨袍故好何心羡。
黑貂虽敞志犹存,牛衣未必长贫贱。
夏日常抛,冬时更恋。炎凉颠倒殊纨扇。
年年熨贴绽重缝,春晖肠断馀衣线。
经纬须分,元黄自辨。绨袍故好何心羡。
黑貂虽敞志犹存,牛衣未必长贫贱。
这首清代鲍之芬的《消寒十咏·踏莎行(其二)补裘》描绘了对季节更替中衣物变化的感慨。"夏日常抛,冬时更恋",形象地写出人们对夏季轻薄纨扇与冬季厚实衣物的不同情感依赖。"炎凉颠倒殊纨扇",以纨扇比喻夏日的短暂欢愉,而冬天则如同纨扇被弃置,表达了对寒冷冬季的深深怀念。
"年年熨贴绽重缝,春晖肠断馀衣线",通过描述衣物的修补和残余的线头,展现出岁月流转中生活的艰辛与亲情的温暖。"经纬须分,元黄自辨",强调衣物的制作工艺和质地,暗示了朴素生活的价值。
"绨袍故好何心羡",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不羡慕华丽的黑貂。"黑貂虽敞志犹存",即使穿着破旧的黑貂,诗人仍保持坚韧的志向。"牛衣未必长贫贱",借用典故,意指即使生活困顿,也不失骨气,贫穷并不意味着永远卑贱。
整首诗以衣物为载体,寓言人生的起落和价值观的坚守,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