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御制郊外观稼》
《奉和御制郊外观稼》全文
宋 / 寇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天苑清尘宿雨收,翠华观稼庆盈畴。

气和玉烛成丰岁,露冷金茎凛素秋。

日丽鲜原平杳杳,烟含嘉谷郁油油。

共知省敛敦农事,信史腾芳纪圣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zhìjiāowàiguānjià
sòng / kòuzhǔn

tiānyuànqīngchén宿shōucuìhuáguānjiàqìngyíngchóu

zhúchéngfēngsuìlěngjīnjīnglǐnqiū

xiānyuánpíngyǎoyǎoyānhánjiāyóuyóu

gòngzhīshěngliǎndūnnóngshìxìnshǐténgfāngshèngyóu

翻译
雨后的天空清澈,天苑尘埃尽收,绿色的皇家园林中,庄稼丰收在望。
温和的气息与明亮的玉烛共同预示着丰年的到来,金茎上的露珠在凉爽的秋季显得格外晶莹。
阳光照耀下的肥沃原野上,一片生机勃勃,稻谷香气四溢。
大家都知道要节俭以支持农业,这美好的历史将记载这次圣明的巡游。
注释
天苑:皇家园林。
翠华:皇帝的仪仗。
观稼:视察农事。
庆盈畴:庆祝丰收。
气和:气候宜人。
玉烛:比喻明亮的月亮或丰收的象征。
露冷:清晨露水清凉。
金茎:指皇宫中的装饰物,这里可能象征丰收的稻谷。
凛素秋:寒冷的秋天。
日丽鲜原:阳光明媚的田野。
杳杳:遥远、辽阔。
嘉谷:优良的谷物。
省敛:节俭、收敛。
敦农事:重视农业。
信史:真实的历史记录。
圣游:皇帝的巡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所作的《奉和御制郊外观稼》,描绘了雨后天苑的清新景象,以及皇帝亲临农田观看庄稼丰收的盛况。首联"天苑清尘宿雨收,翠华观稼庆盈畴",写出了雨后的清新与皇室对农业丰收的喜悦。颔联"气和玉烛成丰岁,露冷金茎凛素秋",通过"玉烛"和"金茎"的意象,赞美了和煦的气候和秋收的富饶,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丰饶。颈联"日丽鲜原平杳杳,烟含嘉谷郁油油",通过描绘阳光照耀下的肥沃田野和弥漫的谷物香气,形象地描绘出田园的生机与富足。

尾联"共知省敛敦农事,信史腾芳纪圣游",表达了对朝廷重视农事、倡导节俭的赞扬,同时也记录下了这次圣上巡田的荣耀时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敬重和对盛世景象的歌颂。

作者介绍
寇准

寇准
朝代:宋   字:平仲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生辰:961-1023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猜你喜欢

瑶台第一层.芙蓉山馆销寒第三集分题吴彩鸾写韵图

写出蕊珠,仙子展、银光点素毫。

娇鬟低亚,八千韵字,纤指能钞。

灵书留秘籍,想簪花、绝世丰标。

痴憨甚,从旁袖手,却笑文箫。萧条。

佣书生计,便神仙、也觉无憀。

笔床尘冷,砚池波涸,情障难销。

上清沦谪久,倩青禽、传语蓝桥。盼三霄。

怅眠蚕字灭,跨虎人遥。

(0)

蝶恋花

红遍花枝青遍柳。弹指韶华,又是清明后。

长日厌厌如中酒。閒愁空在眉尖斗。

抛却金针慵刺绣。窣地帘波,料峭轻寒透。

薄暮倚阑垂翠袖。落花风里春人瘦。

(0)

临江仙

草满瑶阶尘满镜,鹊炉残麝香焦。

相思瘦损楚宫腰。花廊月庑,从此罢吹箫。

倚遍危栏十二曲,平芜去路迢迢。

夕阳流水小红桥。别时折柳,今有长新条。

(0)

荷叶杯.二首·其一

图取玉颜酡甚。多饮。吹醒畏东风。

桃花要与尔相同。红么红。红么红。

(0)

渔家傲

白首夫妻双打桨。春来最喜西江涨。

日日鳜鱼争入网。笼且养。香粳欲换需官舫。

鸥鹭哪分三与两。年年共在沙洲上。

白小纷纷君不让。飞荡漾。窥人岂为梨花酿。

(0)

绛都春

庞妻赵女,本酒泉丽质,小字娥亲。

阴市好刀,磨砻犀利,鹿车中、嬉春日日施红粉。

卷帏人道佳人。挟长持短,诛雠报父。不顾娇身。

遂杀凶豪李寿,任娥眉溅血,玉骨成尘。

孝媛帝怜,香名人播,已千春。

曹娥与尔争英烈,更同缑玉芳芬。

子胥渐汝,吹箫一片苦辛。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