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如解避秋,片片似波流。
地是箕颍界,舟同李郭俦。
天高惟色淡,树静乃声稠。
借问骚人士,于斯赋就不。
云如解避秋,片片似波流。
地是箕颍界,舟同李郭俦。
天高惟色淡,树静乃声稠。
借问骚人士,于斯赋就不。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云水交融、天地静谧的景象。诗人以“云如解避秋,片片似波流”开篇,巧妙地将流动的云彩比作波浪,生动展现了云在秋日天空中的动态美。接着,“地是箕颍界,舟同李郭俦”两句,通过地理方位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天高惟色淡,树静乃声稠”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宁静与和谐,天空虽高远却显得淡雅,树木虽静默却能引发丰富的声响,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最后,“借问骚人士,于斯赋就不”则以提问的方式,引出了对文人墨客在此美景中创作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寄托,展现了诗人对秋日云水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艺术创作灵感来源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