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秋光旅夜清,空庭倚杖转伤情。
月明偏照干戈地,风冷惟闻鼓角声。
东海鱼龙俱寂寞,南枝乌鹊尚飘零。
天衣欲把思无力,愁绝长安北斗城。
万里秋光旅夜清,空庭倚杖转伤情。
月明偏照干戈地,风冷惟闻鼓角声。
东海鱼龙俱寂寞,南枝乌鹊尚飘零。
天衣欲把思无力,愁绝长安北斗城。
这首明代诗人林春泽的《中秋清源公署》描绘了秋天深夜的孤寂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愁绪。首句“万里秋光旅夜清”展现了广阔的秋夜景色,万里清辉,旅途中的诗人感受到夜晚的寂静。第二句“空庭倚杖转伤情”则透露出诗人独在空荡庭院中,倚杖而立,情感愈发哀伤。
“月明偏照干戈地”暗示了战乱的背景,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战争的痕迹,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下来,“风冷惟闻鼓角声”进一步强化了战争的气氛,寒风吹过,只能听见远处的军鼓和号角声,显得格外悲壮。
“东海鱼龙俱寂寞,南枝乌鹊尚飘零”运用象征手法,东海的鱼龙和南枝的乌鹊都处于孤独无依的状态,寓言诗人自身的漂泊不定和孤独之感。最后一句“天衣欲把思无力,愁绝长安北斗城”表达了诗人思绪万千却无法排解的深深忧虑,以长安北斗城为背景,寓意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和个人愁苦的无处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身处战乱时期的孤独与忧国之情。
揱椭绵群峰,累累莫名似。
不知何神灵,错物置平地。
一壁出瞰江,遥临俨车盖。
过此峰更多,胶连叠形器。
滞留已经旬,始见帆顺利。
击汰迎浇流,豗腾去如骥。
行行转山曲,飙折舟横济。
坐立忽下趋,欹斜恐颠坠。
久客知风涛,忠信岂不事。
鸩毒怀宴安,篙师漫轻试。
夜色含朦胧,岧峣互亏蔽。
但见胥骑来,讵暇展衡视。
初闻蕲阳柝,再听兰溪吹。
一发兼数程,欣然已忘悸。
索居习寡欢,幽探答群竦。
轻舆转林箊,新术陟麦陇。
回岩忽扼塞,复涧仅容甬。
侧疑地脉尽,间出天宇耸。
朱曦隐重樾,紫雾露修栱。
溪山自一家,猿鸟若相拱。
涧户叩幽寂,庭幡惬飞动。
侵衣藓色润,阂履藤根巩。
窦泉有深清,檐竹无杂冗。
香厨闻斋钟,禅械破长拲。
云还鹤亦倦,泥滑鸿已翪。
归蹊逐明蟾,吟绪抽茧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