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景阳楼诗》
《登景阳楼诗》全文
南北朝 / 刘义隆   形式: 古风

崇堂临万雉,层楼跨九成。

瑶轩笼翠幌,组幕翳云屏。

阶上晓露洁,林下夕风清。

蔓藻嬛绿叶,芳兰媚紫茎。

极望周天险,留察浃神京。

交渠纷绮错,列植发华英。

士女眩街里,轩冕曜都城。

万轸杨金镳,千轴树兰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景阳楼的壮丽景象与周围繁华的都市风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景阳楼的宏伟气势以及其所在环境的富丽堂皇。

首先,诗人从宏观角度描绘了景阳楼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色:“崇堂临万雉,层楼跨九成。”崇高的殿堂俯瞰着万座城墙,层层叠叠的高楼跨越九个城门,展现出景阳楼的雄伟壮观。接着,“瑶轩笼翠幌,组幕翳云屏。”精美的楼阁被翠绿色的窗帘环绕,华丽的帷幔遮蔽了云雾缭绕的屏风,进一步渲染了景阳楼的奢华与神秘。

随后,诗人转向对景阳楼下自然景观的描写:“阶上晓露洁,林下夕风清。”清晨的露水在台阶上显得格外洁净,傍晚的微风吹过树林,带来一片清新。这不仅描绘了景物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景阳楼周围环境的宜人与和谐。

接下来,诗人通过“蔓藻嬛绿叶,芳兰媚紫茎”这两句,将视线转向了楼下的植物世界。蔓生的藻类在绿叶间摇曳,芳香的兰花以其紫色的花茎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展现了景阳楼周边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

最后,诗人以“极望周天险,留察浃神京。交渠纷绮错,列植发华英。”总结了景阳楼所处的地理优势和其作为京城象征的地位。它不仅见证了天险的壮丽,也成为了神京的标志。周围的水道交织,如同绚丽的织锦,排列的植物绽放出华美的花朵,进一步强调了景阳楼及其周围环境的繁荣与美丽。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景阳楼及其周围环境的壮丽与繁华,同时也体现了南北朝时期城市建筑与自然景观融合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刘义隆

刘义隆
朝代:南北朝   生辰:407年-453年3月16日

刘义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即宋文帝(424年-453年在位),小字车儿,中国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宋少帝刘义符之弟,母文章太后胡道安。初封宜都王,历任前将军、镇西将军等职,元嘉元年(424年)即位,在位三十年,年号“元嘉”。元嘉三十年(453年),刘义隆被太子刘劭弑杀。时年四十七岁,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
猜你喜欢

赞三十六祖颂·其二十七

般若多罗法,非广亦非狭。

翠竹与黄华,长松并短柏。

(0)

赞三十六祖颂·其二十三

鹤勒那有智,光大包天地。五道贯色,日月时亲礼。

(0)

彭心斋讳逢源自作颂呈师师于一句下加三句·其三

中有居士,吞光饮露。

无相光中有相身,无明路上无生路。

(0)

偈颂三十首·其二十五

颠倒梦想忽然破,直入孤峰常独坐。

不曾相见与相亲,祇么巍巍迎达磨。

东西露柱满添汤,南北石头快推磨。

到与不到俱吃茶,万里清风同唱和。

快活快活也大哥,达磨达磨真老婆。

多时寻觅觅不见,却来草里念摩诃。

几年相伴急走过,新罗低头觅不见,举首又蹉过。

今日无知知,不是强扬播。

若有知知者,未免番成祸。

四七二三不立形,历劫三祇祇这个。

从古迄今食不餐,肚胀气均常不饿。

伤嗟捉月夜猿痴,往复疲劳多退堕。

不知古佛只传心,除了此心无别可。

师子子,不消多,直下无心唱哩啰。

拈却眼来作鼻孔,呵呵大笑探禅河。

无量劫来风泡子,至今汩没和巴歌。

稽首宝积佛,敬礼阿弥陀。

普庵此来无个事,大家相劝演若多。

元来不识头依旧,何须苦苦更波波。

(0)

偈颂十四首·其十一

骊珠一颗印千峰,越古腾今处处通。

元禅道贯纤毫绝,方知佛法不曾穷。

孤云片片标心法,野鹤翘松表自容。

千眼难观谁解见,赤幡直下起清风。

妙觉十方无影像,灵知三界绝行踪。

(0)

證道歌·其一八二

两种犹如镜上痕,直达□取岭南能。

便显秀公无跳脱,徒劳四句语言争。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