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滇南秋已透。碧鸡金马山新瘦。
摆渡村西南坝口。船放溜。松花水发黄昏后。
七夕人家衣襮绣。巧云新月佳期又。
院院烧灯如白昼。风弄袖。刺桐花底仙裙皱。
七月滇南秋已透。碧鸡金马山新瘦。
摆渡村西南坝口。船放溜。松花水发黄昏后。
七夕人家衣襮绣。巧云新月佳期又。
院院烧灯如白昼。风弄袖。刺桐花底仙裙皱。
这首明代杨慎的《渔家傲·其七》描绘了滇南秋季的独特景色和节日氛围。首句“七月滇南秋已透”点出时令,虽是秋季,但南地气候温暖,秋意渐浓。接着,“碧鸡金马山新瘦”以“新瘦”形容山色在秋雨洗礼后显得更加清秀。
“摆渡村西南坝口。船放溜”描绘了乡村渡口的宁静与忙碌,船只顺流而下,预示着夜晚的到来。“松花水发黄昏后”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的景象,松花盛开,水面泛起微光。
进入七夕之夜,“七夕人家衣襮绣”,人们穿着华丽的衣物庆祝这个传统节日,女子们展示着她们的针线技艺。“巧云新月佳期又”则写出天上的云彩和明亮的新月,象征着爱情与团圆的美好寓意。
“院院烧灯如白昼”描绘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的壮观场景,犹如白天一般热闹。“风弄袖”则通过微风轻拂衣袖的动作,传达出节日的轻松与欢乐气氛。最后,“刺桐花底仙裙皱”以刺桐花为背景,增添了诗意,暗示了女子们在花下欢庆的动人画面。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滇南地区七夕节的风俗人情,展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节日的喜庆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