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升沈侔蝶化,吾生来往更蝇营。
归心有愧陶元亮,家事当如尚子平。
岂是木鸡犹有变,故令鸥鸟尚相惊。
老夫本自无城府,抱瓮何妨过此生。
世事升沈侔蝶化,吾生来往更蝇营。
归心有愧陶元亮,家事当如尚子平。
岂是木鸡犹有变,故令鸥鸟尚相惊。
老夫本自无城府,抱瓮何妨过此生。
这首诗以世事的浮沉和人生的忙碌为背景,通过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观的感慨。"世事升沈侔蝶化",将世事变迁比作蝴蝶的幻化,暗示世事无常,瞬息万变。"吾生来往更蝇营",则以苍蝇的忙碌奔波,形容自己一生的奔波劳碌。
诗人自比为陶渊明,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归心有愧陶元亮",表明他有着归隐之心,但又觉得自己无法像陶渊明那样超脱。"家事当如尚子平",尚子平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以清贫自守闻名,诗人以此表达对简朴生活的理想。
"岂是木鸡犹有变,故令鸥鸟尚相惊",木鸡寓言中,木鸡不鸣,却仍能引发鸥鸟惊疑,这里暗指自己虽然看似平淡无奇,但仍能引起他人惊讶。最后两句"老夫本自无城府,抱瓮何妨过此生",直接表白了诗人豁达的心境,表示自己本性坦诚,即使做个平凡人,抱着瓮汲水也能安然度过一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与历史人物的映射,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法,以及对淡泊名利、简单生活的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