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白龙崖趋泸溪述所见》
《自白龙崖趋泸溪述所见》全文
清 / 李良年   形式: 古风

绝壁何嶙峋,侧翠倚江岸。

云水一相映,清辉朝屡换。

石非五丁凿,嵌空乃百变。如梭了可■,似月魄始半。

或击壶口缺,或迸锦丝断。

漏日宛通中,障树若无畔。

势绝飞鸟窥,祇应山鬼窜。蚁附定何由,径尺■细栈。

窗楯亦具设,败绠涩余鍊。

纵横百里内,仰视目为眩。

其故不可测,挥手付梦幻。

长年话凄怆,此地饱经乱。

万骑走空村,居人息樵爨。

寥翘峡女泣,袒跣溪童惯。

岂得顾里闾,猿挂垂一襻。

饥来摘山果,渴饮汲幽涧。

生还谅无几,遗迹犹可叹。

尚想避秦时,斯语非荒漫。

辄因俯仰骇,聊复纪闻见。

桑田若为海,他日辱楼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白龙崖前往泸溪途中所见的壮丽而又荒凉的自然景观。首句"绝壁何嶙峋,侧翠倚江岸",写出了峭壁的险峻和青翠的江边景色。接下来的"云水一相映,清辉朝屡换",通过云雾与江水的映照,展现出清晨时光的变化。

"石非五丁凿,嵌空乃百变",暗示这些奇特的岩石并非人力所为,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梭了可■,似月魄始半"运用比喻,形容石头形状各异,如同织布梭子或新月初升。"漏日宛通中,障树若无畔",则描绘了阳光穿过缝隙,树木仿佛被遮挡在远方。

诗中还描绘了山势险峻,连飞鸟都无法穿越,仅能供蚂蚁攀爬的细栈。沿途设施简陋,如窗户和栏杆破败,反映出历史的沧桑。诗人感叹此地曾遭受战乱,百姓生活艰辛,"万骑走空村,居人息樵爨",描绘了逃难的场景。

"寥翘峡女泣,袒跣溪童惯",进一步揭示了战乱带来的悲惨景象。诗人感慨自己不能归家,只能像猿猴般悬挂在峭壁上,"猿挂垂一襻"。生活的艰难迫使他们以山果充饥,饮用深涧之水。

最后,诗人联想到秦朝时期的历史变迁,认为眼前的景象并非虚幻,而是历史的真实写照。他感叹沧海桑田,世事无常,"桑田若为海,他日辱楼见",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历史变迁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李良年
朝代:清

(1635—1694)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诸生。与兄李绳远、弟李符并著诗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称朱李。诗初学唐人,持格律甚严。古文长于议论。曾举博学鸿儒科,罢归。有《秋锦山房集》。
猜你喜欢

閒居杂咏·其十九

蟹眼声初咽,跳珠雪乱翻。

清神与涤兴,玉水洒灵源。

(0)

閒居杂咏·其十四

明月窥窗照,清风入户来。

篆云抽缕缕,帘雾煖如煨。

(0)

閒居杂咏·其十一

桂雾沉沉碧,茶烟缓缓腾。

诗情江海阔,心事玉壶冰。

(0)

梅·其四

玉立佳人窈窕姿,园林掩映几多时。

横斜影里萧萧竹,冷月疏烟伴最宜。

(0)

即景·其二

青松黛绿秀超群,半入江天半入云。

地僻最宜秋鹤唳,风涛起处夜深闻。

(0)

冬夜八首·其一

风起寒涛响,霞拖远岫明。

暮烟埋野树,夜月照山城。

酒后诗情在,花前道气清。

石床趺坐久,掩卷听钟声。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