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沧浪曲》
《沧浪曲》全文
宋 / 张方平   形式: 古风

五湖波浪涵秋空,风烟萧索愁溶溶。

棹扁舟兮长迈,当年则有越相之范公。

乌喙不仁固可恨,文种踟蹰亦已庸。

功大不赏威震主,不去必诛今古同。

周霍中曾殆如线,黥韩竟不保其终。

谁能持此沧浪曲,寄入三湘棹唱中。

(0)
鉴赏

这首《沧浪曲》由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人性的洞察。

开篇“五湖波浪涵秋空,风烟萧索愁溶溶”,以五湖的壮阔景象为背景,渲染出一种萧瑟、忧郁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无奈。接着,“棹扁舟兮长迈,当年则有越相之范公”一句,将读者引入历史的长河,借范蠡(越相)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怀念。

“乌喙不仁固可恨,文种踟蹰亦已庸”两句,通过对比文种与范蠡的命运,揭示了功高盖主的悲剧性结局,以及人性中的复杂与矛盾。文种的犹豫与退缩,与范蠡的决断与远见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不同选择所带来的不同命运。

“功大不赏威震主,不去必诛今古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在权力面前,即使是功勋卓著之人也难以逃脱被猜忌与迫害的命运。这种现象自古至今,屡见不鲜,体现了历史的残酷与无奈。

最后,“谁能持此沧浪曲,寄入三湘棹唱中”以问句结束,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深深忧虑。诗人似乎在问:谁能在这充满悲凉与无奈的历史长河中,找到一丝安慰与解脱?将这样的思考融入到三湘的棹歌声中,既是对历史的回响,也是对未来的呼唤。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命运、历史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切感慨。

作者介绍

张方平
朝代:宋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南歌子

菊捻黄金嫩,杯倾琥珀浓。良辰何处寄萍踪。

短艇飘摇一叶、浪花中。凤阙游娃馆,幽坡赏梵宫。

当年乐事总成空。目断天边想像、意何穷。

(0)

书事四首·其二

坎壈乾坤志,苍茫宇宙身。

十年犹铩翮,尺泽岂游鳞。

汗简时钻蠹,斯文企获麟。

但忧来日少,沧海阔无津。

(0)

登山顶

由径寻山路,登临步步疑。

纵高终带险,任达亦须危。

况是多防地,那堪独力时。

荆榛方栉比,直道拟奚为。

(0)

绿阴

夏木千重裹,春无迹可窥。

静如云聚处,动似雨来时。

坐对清相逼,行吟暑不知。

幽禽啼复歇,难认著巢枝。

(0)

海东青

相传产海东,不与众禽同。

两翅飞腾去,层霄顷刻中。

转眸明似电,追马疾如风。

坠得天鹅落,人皆指远空。

(0)

次韵汪山园·其二

急雨声中夜漏长,晓来嫩水涨平塘。

试扶竹杖穿三径,自折梅花荐一觞。

我纵撚须难得句,君才开口便成章。

偃旗仆鼓退三舍,且逊元戎十乘行。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