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真仙洞》
《真仙洞》全文
宋 / 陈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洞里清溪可泛舟,入观洞府出高丘。

老聃尸解今还在,黄帝生前有此不。

滴乳解添无数巧,携灯何用不曾幽。

乾坤自大人身小,拳石空中作胜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ēnxiāndòng
sòng / chénzǎo

dòngqīngfànzhōuguāndòngchūgāoqiū

dānshījiějīnháizàihuángshēngqiányǒu

jiětiānshùqiǎoxiédēngyòngcéngyōu

qiánkūnrénshēnxiǎoquánshíkōngzhōngzuòshèngyóu

翻译
山洞里的清澈溪流可以划船,进入洞穴后又登上高山。
老子仙逝后的精神仍然留存,黄帝在世时这里就已存在。
滴水穿石展现出无数巧妙,提灯游览这里从未显得幽深。
天地广阔,人的身体微小,即使是小小的石头在空中也能成为壮丽的游历之地。
注释
洞里:指山洞内部。
清溪:清澈的小溪。
泛舟:乘船游玩。
观洞府:参观神秘的洞穴。
出高丘:离开山洞,登上高地。
老聃:即老子,古代哲学家。
尸解:道教术语,指修炼成仙后肉体消亡。
今还在:仍然存在。
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此不:指这样的景象。
滴乳:比喻滴水穿石。
无数巧:无数巧妙之处。
携灯:提着灯笼。
不曾幽:未曾显得幽暗。
乾坤:天地。
大人:指天地或大自然。
人身小:人的身体相比之下很小。
拳石:拳头大小的石头。
作胜游:当作胜利的游历。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神秘而宁静的洞穴景象,诗人陈藻以宋代文人的视角,通过对真仙洞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洞中清溪的宜人与洞府的深邃。首句“洞里清溪可泛舟”让人想象着在清澈溪流中划船的闲适,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

接下来,“入观洞府出高丘”暗示了洞穴的深远和奇特,从低洼之地深入,又豁然开朗至高丘之上,富有空间层次感。诗人提及“老聃尸解今还在”,将道教传说中的老子融入诗中,增添了洞穴的历史感和神秘色彩。

“黄帝生前有此不”进一步强调了这个洞穴的古老,暗示它可能隐藏着远古的秘密。诗人笔下的滴乳和灯火,如“滴乳解添无数巧”、“携灯何用不曾幽”,既描绘了洞内的自然奇观,也暗示了探索者的探险乐趣。

最后两句“乾坤自大人身小,拳石空中作胜游”则以宏大的天地与微小的人身相对比,表达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同时也突出了洞中石景的壮观,使得小小的拳石在空中也显得别具趣味,成为了一次精神上的胜游。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真仙洞的奇妙与历史沉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敬畏与欣赏。

作者介绍

陈藻
朝代:宋

宋福州福清人,字元洁,号乐轩。师事林亦之,为林光朝再传弟子。不仕,授徒不足自给,课妻子耕织以为生。卒年七十五。私谥文远。有《乐轩集》。 
猜你喜欢

弃官归故庐

野塘漫漫板桥东,家在春风?亩中。

阶草不芟新织翠,庭花初种小开红。

酒尝村酿馀酸味,诗乏才华有淡工。

邻里相过无杂语,但云饥后庆年丰。

(0)

散策

散策孤峰寺,维舟岸石林。

月寒初看晕,云淡欲收阴。

水合双江急,山连百粤深。

归心正无奈,高处莫登临。

(0)

柳梢青.临安春会,泛舟湖中,胡帅索词,因赋

花柳争春,湖山竞秀,恰近清明。

绮席从容,兰舟摇曳,稳泛波平。君恩许宴簪缨。

密座促、仍多故情。一部清音,两行红粉,醉入严城。

(0)

句·其一

家贫只旧醅,不办樽中醁。

但煮官焙香,炊饭鲙鱼腹。

(0)

江南野步简贺子忱蔡瞻明

步屧溪南探野梅,冲寒仍与故人来。

竹边嫩蕊为谁好,雪后恶云今日开。

照夜剩呼修月户,惜花须筑避风台。

中郎华发殊堪酒,更挽稽山贺监回。

(0)

句·其五

故人怜我贫,走送不待买。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