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中晓望破萧寥,极目荒塍未插苗。
白鸟数行飞习习,青溪一道去迢迢。
山含雨意沉岩树,水藉风威撼野桥。
待到晴明青可踏,□痕周地作裙腰。
舆中晓望破萧寥,极目荒塍未插苗。
白鸟数行飞习习,青溪一道去迢迢。
山含雨意沉岩树,水藉风威撼野桥。
待到晴明青可踏,□痕周地作裙腰。
此诗描绘了清晨经过青草湖村所见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乡村之静谧。
首句“舆中晓望破萧寥”,诗人于清晨乘车远眺,打破了一片宁静,展现出初醒的生机。接着,“极目荒塍未插苗”一句,描绘了田野间尚未播种的荒芜景象,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农事的关切。
“白鸟数行飞习习,青溪一道去迢迢”两句,通过白鸟的飞翔和青溪的流淌,营造出一幅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白鸟的轻盈与青溪的悠长,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山含雨意沉岩树,水藉风威撼野桥”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色与水流的动态美。山色因雨意而显得深沉,树木在雨的润泽下更加生机勃勃;水在风的吹拂下波动,野桥随之摇曳,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与变化。
最后,“待到晴明青可踏,□痕周地作裙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晴朗天气的期待以及对土地的赞美。晴天时,青色的土地可供人踏足,仿佛是大地的裙腰,充满了诗意与想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乡村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共鸣,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和情感色彩。
两山如龙翔,蜿蟺百余里。
长城亘其上,乱石相角犄。
巍巍帝王都,有成斯有毁。
何论穷荒地,千年泣残垒。
筑城声犹悲,垣堞已倾圮。
所嗟秦人愚,贾怨徒劳尔。
新城屹金汤,盛代车同轨。
筑不假民力,工费皆官庀。
宽仁高百王,汪泽唐虞比。
内外方一家,岂藉防奸宄。
庶以壮观瞻,威灵震远迩。
我登城上望,惊砂蔽天起。
云黯孤日黄,霜严百卉死。
一视但茫茫,峰峦势未已。
百夷争效顺,驼马纷填委。
河流荡山来,激迅齧城址。
入塞折复出,汇作白河水。
望洋趋巨壑,朝宗正如此。
关吏招我饮,潼乳亦甘美。
其长八十余,矍铄矜动履。
自诉征战劳,回首逾三纪。
曾逐八千卒,歼虏数倍蓰。
裹粮常不继,酸风射眸子。
疮痏犹在体,筋力嗟痹痿。
幸蒙浩荡恩,月支太仓米。
感此再三叹,上马仍徙倚。
时平壮士老,临风徒抚髀。
《登独石口边城远望作》【清·纪迈宜】两山如龙翔,蜿蟺百余里。长城亘其上,乱石相角犄。巍巍帝王都,有成斯有毁。何论穷荒地,千年泣残垒。筑城声犹悲,垣堞已倾圮。所嗟秦人愚,贾怨徒劳尔。新城屹金汤,盛代车同轨。筑不假民力,工费皆官庀。宽仁高百王,汪泽唐虞比。内外方一家,岂藉防奸宄。庶以壮观瞻,威灵震远迩。我登城上望,惊砂蔽天起。云黯孤日黄,霜严百卉死。一视但茫茫,峰峦势未已。百夷争效顺,驼马纷填委。河流荡山来,激迅齧城址。入塞折复出,汇作白河水。望洋趋巨壑,朝宗正如此。关吏招我饮,潼乳亦甘美。其长八十余,矍铄矜动履。自诉征战劳,回首逾三纪。曾逐八千卒,歼虏数倍蓰。裹粮常不继,酸风射眸子。疮痏犹在体,筋力嗟痹痿。幸蒙浩荡恩,月支太仓米。感此再三叹,上马仍徙倚。时平壮士老,临风徒抚髀。
https://shici.929r.com/shici/zJbIdGRvN.html
离群剧调饥,晤言暂濡沫。
方快鄂城游,倏有潇湘别。
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
古风不可回,时颇笑迂阔。
长江撼坤浮,舲窗敝天豁。
晚月升虚无,夕霞烂披列。
低昂渔子舟,参差渡人筏。
顾我自夷犹,啸歌为谁发?
征夫出王城,九玩团团月。
人事俄是非,宦途遽得失。
夙怀经世心,讵可违前辙。
飞鸿向长沙,沙渚何当歇。
吾爱武昌山,迟君理布袜。
载收玉与珉,慧珠照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