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榻相期久,闲寻到野房。
春归芳草暗,云入楚山长。
人影分孤驿,鸡声落曙桑。
凄凉千古事,回首两茫茫。
石榻相期久,闲寻到野房。
春归芳草暗,云入楚山长。
人影分孤驿,鸡声落曙桑。
凄凉千古事,回首两茫茫。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斯植所作的《访故人》,以访友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旧友的深深怀念和自然景色的描绘。首句“石榻相期久”表达了与故人长久的约定,暗示友情深厚;“闲寻到野房”则写出访友过程中的随意与期待。
接下来,“春归芳草暗”描绘了春天归来,芳草茂盛,隐秘而宁静的野外环境,给人以恬淡之感。“云入楚山长”进一步扩展视野,将读者带入深远的山川之间,云雾缭绕,增添了神秘与辽阔的意境。
“人影分孤驿,鸡声落曙桑”通过人影在孤独的驿站中拉长,以及鸡鸣声在破晓时分回荡在桑树林,描绘出清晨的寂静与孤独,也寓含着诗人对友人生活的想象。
最后两句“凄凉千古事,回首两茫茫”,诗人感慨时光流转,人事如梦,回首往事,心中充满苍茫之感,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故人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
香尘已隔犹回面。
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
斜阳只送平波远。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
思量便合双飞去。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
红笺小字凭谁附。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