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始倾盖,即结同心盟。
渊源吉阳翁,单父流政声。
揖予论圣学,援言多明徵。
予言学晦久,常觉乃常明。
觉岂自外求,良知启灵扃。
浮云撤重蔽,太虚自流形。
仕学岂两涂,尸居凛明庭。
惭予固谫劣,岂足窥微精。
一贯垂孔训,日新诵盘铭。
衡山始倾盖,即结同心盟。
渊源吉阳翁,单父流政声。
揖予论圣学,援言多明徵。
予言学晦久,常觉乃常明。
觉岂自外求,良知启灵扃。
浮云撤重蔽,太虚自流形。
仕学岂两涂,尸居凛明庭。
惭予固谫劣,岂足窥微精。
一贯垂孔训,日新诵盘铭。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的《答衡尹毛见川论学》是一首阐述学术见解和人生追求的诗歌。首句“衡山始倾盖,即结同心盟”以衡山比喻深厚的友谊,两人初次相见便心意相通。接下来,“渊源吉阳翁,单父流政声”赞美对方师承优良,政绩显著。
诗中“揖予论圣学,援言多明徵”描述了与友人深入讨论儒家圣贤之学的情景,言辞犀利,见解独到。“予言学晦久,常觉乃常明”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理解,认为真正的领悟源于内心而非外在,强调了良知的重要性。
“浮云撤重蔽,太虚自流形”运用自然景象,比喻去除蒙蔽,让真理如天空般清晰展现。诗人进一步指出,做官与求学并非截然不同,都应保持清明的头脑,避免尸位素餐。
“惭予固谫劣,岂足窥微精”表达出谦逊的态度,承认自己的不足,表示不配深入探讨精微的学问。最后两句,“一贯垂孔训,日新诵盘铭”则引用孔子的教诲和古代的铭文,倡导每日自我更新,追求学问的不断进步。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内涵丰富,体现了庞嵩对学术的深入思考和个人修养的追求。
酷哉武成,枉杀乐陵。一步一杖,绕堂土赪。
投之池中,池水尽赤。其妃哀号,至死不食。
其指其手,拳不可擘。九院之后,小尸犹在。
骨碎肉烂,绯袍金带。一袍有靴,一髻有解。
哀哉呜呼,此儿何罪。贼人之孤,负人之托。
毒如豺狼,险如溪壑。身自为孽,其子受之。
扼咽蒙头,连颈横尸。报应如此,其来勿问。
与其自杀,不容尺寸。我哀其愚,作为此诗。
永贻厥鉴,勿为险欺。
妾向道,向道将军施恩义,将军一心靳财利。
妾向道,向道将军莫要为人患,坑却降兵二十万。
怀王子婴皆被诛,天地神人咸愤怨。
妾向道,向道将军莫如任贤能,却信奸言疑范增。
当时若用范增者,将军早已安天下。
天下成败在一人,将军左右多奸臣。
受却汉王金四万,卖却君身与妾身。
妾向道,向道将军不肯听,将军虽把汉王轻。
汉王聪明有大度,天下英雄能驾御。
将军唯恃力拔山,到此悲歌犹不悟。
将军不悟兮空悲歌,将军虽悟兮其奈何。
贱妾须臾为君死,将军努力渡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