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其十》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其十》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北度石塘桥,西访濂溪宅。

乔木无遗株,虚堂唯四壁。

竦瞻德容睟,跪荐寒流碧。

幸矣有斯人,浑沦再开辟。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山北的行踪,探访了石塘桥与濂溪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景仰之情。首句“北度石塘桥”,开篇即点明了行程的方向与地点,石塘桥作为起点,引出后续的探索之旅。接着“西访濂溪宅”,进一步说明了目的地,暗示了探访的对象与主题。

“乔木无遗株,虚堂唯四壁”两句,通过自然景观与建筑环境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乔木参天,象征着历史的悠久与文化的深厚;而“虚堂唯四壁”的描述,则暗示了濂溪宅的空灵与简朴,强调了人物的精神追求与生活态度。

“竦瞻德容睟,跪荐寒流碧”则直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德容睟”形容人物品德高尚、容貌端庄,“寒流碧”则以清澈的水流比喻人物思想的纯净与深邃。这两句不仅赞美了人物的内在品质,也体现了作者对其精神境界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认同。

最后,“幸矣有斯人,浑沦再开辟”表达了对有这样一位杰出人物存在的庆幸与感慨。这里的“斯人”指代的是濂溪宅的主人,同时也是整个文化精神的代表。这句话既是对历史人物的崇高评价,也是对文化传承与精神重建的期许,寓意深远,充满了对文化复兴的渴望与信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道德修养、文化传承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伤歌行二首襄城除日作·其一

男儿生世间,穷达有命不自由。

黄金便使高北斗,能衣晏子几狐裘。

拂尘下马卸马鞍,举杯自劝歌路难。

路诚难,莫复怪。

故山儿女岂不佳,断雪斫冰君自爱。

(0)

喜徐大田上舍至兼读游稿

迟君麦熟便应还,直到如今始解颜。

人面风吹三月柳,马蹄电掣万重山。

施之大有栋梁用,得此多于林阜閒。

正值庭阴新雨绿,一声么凤百花斑。

(0)

种山亭藏李阳冰篆为李刑部作

秦相斯为玉筋篆,史籀省文苍颉变。

历东西汉迄于隋,绝笔空无一人半。

师承乃有唐阳冰,隔一千年与相见。

俯仰流时穷元思,上出幡脚甘生之。

直下不倒一缕墨,璎珞垂露金薤披。

种山山人得古本,书易谦卦爻篆辞。

不师其辞师其意,谦谦君子良我师。

力猛格峻入篆室,号书中虎无愧色。

悬之可作座右铭,义取贞吉中心得。

惜哉琅琊邹峄之罘碑,斯乎斯乎侈颂秦功德。

(0)

太白山人孙一元·其一

游踪奇谲避秦馀,行到苕溪好卜居。

未免妻如何□肉,可无女与蔡邕书。

知兵不借风云气,晓事空驰日月车。

用世人言王景略,一瓢伴我老樵渔。

(0)

李按察于鳞

宗风北地切皈依,宋学荒唐作者希。

大吏以文为可檄,狂生有母寄当归。

论持大历西京上,读到聱牙戟口非。

毋恩公为子姑去,鲍山白雪入楼飞。

(0)

高太史启

西园明月隔花薰,北郭才名易上闻。

闭口莫言温室树,金鸡不赦上梁文。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