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是拾得,不是偶然称。
别无亲眷属,寒山是我兄。
两人心相似,谁能徇俗情。
若问年多少,黄河几度清。
从来是拾得,不是偶然称。
别无亲眷属,寒山是我兄。
两人心相似,谁能徇俗情。
若问年多少,黄河几度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拾得的作品,它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独特的情感联系。开篇“从来是拾得,不是偶然称”显示了诗人对自己名字背后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拾得"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象征。
接着,“别无亲眷属,寒山是我兄”这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孤独与他对自然的依赖。"寒山"作为诗人唯一的"兄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两人心相似,谁能徇俗情”则深化了这种情感联系,表明诗人与大自然之间有着超越世俗情感的默契和理解。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沟通。
最后,“若问年多少,黄河几度清”这两句则是在探讨时间与自然变迁的问题。诗人似乎在用黄河的清浊来比喻自己的岁月和生活经历,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观照万象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剖析,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哲学和艺术风格。
当年读书山堂中,夜喜与君灯火同。
尘编壤简如蠹攻,弱质鄙钝烦磨砻。
新诗如洗露芒锋,逸气欲倒浮云骢。
轻裘肥马世上雄,吾徒一饭尝未充。
君如孔翠愁彫笼,我亦哀鸿避鸣弓。
孤城一别天西东,几见黄叶飞霜风。
寄书无由魂梦通,西望落日衔千峰。
他时云雨傥相逢,犹思惊雷起池龙。
鬼神无赖欺天公,哀哉若人竟死穷。
自闻君亡阜生胸,上诉九关无路从。
百年过眼如转蓬,梦时忧乐觉即空。
长夜漫漫何时终,作诗寄哀投殡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