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鹤山书院前为荷塘三即其小屿筑亭久矣春后八日始榜曰夫容州》
《鹤山书院前为荷塘三即其小屿筑亭久矣春后八日始榜曰夫容州》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古风

严风吹衣落南土,手批■猱藉封虎。

缘山跨谷三里城,架竹编茆百家聚。

天公似为羁人谋,闭藏佳境城东陬。

介然用之便成圃,下视更得夫容州。

水间木末高下照,名字既同形亦肖。

自从羸豕伏群龙,红白相辉转明耀。

人怜风雪拘系之,委弃衰草蟠寒泥。

谁知烱烱含内美,正于槁瘁生光辉。

大书三字为吹送,唤起渠阳百年梦。

却疑二华痴绝人,身既隐矣名焉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野隐居生活的画面。首句“严风吹衣落南土”,以严冬的冷风吹动衣裳,暗示了环境的清冷。接下来,“手批■猱藉封虎”一句,可能是指诗人亲手开辟荒地,像猴子攀援、老虎守护般辛勤劳动。接着,诗人描述了他在山中建立的简朴居所——“缘山跨谷三里城,架竹编茆百家聚”,展现了他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热爱。

“天公似为羁人谋,闭藏佳境城东陬”表达了对上天眷顾的感激,仿佛特意隐藏了这处美景。诗人进一步形容此地如园圃一般宜人,从高处俯瞰,景色如夫容州般美丽。“水间木末高下照”描绘了荷塘倒映在水面,光影交错的景象,而“名字既同形亦肖”则强调了命名的贴切。

“自从羸豕伏群龙,红白相辉转明耀”运用比喻,可能指荷塘中的荷花盛开,色彩鲜艳,如同弱小的猪战胜了群龙,增添了生动的视觉效果。然而,尽管被风雪困住,这些荷花依然展现出内在的美,即使枯萎也能焕发出光彩。

最后两句“大书三字为吹送,唤起渠阳百年梦”表达了诗人对荷塘的深情,他用这三个字(夫容州)唤起了人们对美好过去的回忆。结尾处,诗人以“却疑二华痴绝人,身既隐矣名焉用”自嘲,说即使自己隐居,名声又有何用,流露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自然之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读从外祖书

善如平路恶如巇,底事前人浪自疑。

方寸但令无愧怍,彼苍何虑有偏私。

流言耸动知公旦,削迹奇穷见仲尼。

事事存心惟节慎,大哉斯语是吾师。

(0)

读庄子·其一

形影相随向此居,柴门终日掩清虚。

谁知盘礴高堂上,自与南华游物初。

(0)

仁老寄墨梅·其三

前年谪向新州去,岭上寒梅正作花。

今日霜缣玩标格,宛然风外数枝斜。

(0)

再用前韵答济明见和

长笑空言谩九丘,更携馀刃佐方州。

老奸不复潜封内,佳句终然到笔头。

秋入江山供远思,路回猿鹤伫清游。

只应未厌斯民乐,还听钟鸣十二楼。

(0)

世美约仲孺述之同泛清潩登楼待月分得楼字·其一

风尘作恶败清游,杖履无光久自羞。

约我晚来寻小艇,与君愁破对高楼。

山分远翠凝衣重,月借澄辉扑水浮。

不是严城不容与,径随双鹤宿沧州。

(0)

和彦祖寄次萧

格外参军事事嘉,竹窗全是子猷家。

清狂上客知何处,恨不同燃柏径槎。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