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半香台隐翠岑,倚阑极目意萧森。
数竿雨竹生朝爽,几点烟松入幕阴。
一棹雁飞苍屿远,三商人坐白云深。
石屏认取当年字,藓剥苔封直至今。
天半香台隐翠岑,倚阑极目意萧森。
数竿雨竹生朝爽,几点烟松入幕阴。
一棹雁飞苍屿远,三商人坐白云深。
石屏认取当年字,藓剥苔封直至今。
这首明代诗人释今鸷的《紫玉台》诗,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中景致。诗中以“天半香台隐翠岑”开篇,巧妙地将香台与翠绿山峰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倚阑极目意萧森”一句,通过诗人的动作和感受,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宁静。
“数竿雨竹生朝爽,几点烟松入幕阴”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雨后的翠竹与烟雾中的松树,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替。而“一棹雁飞苍屿远,三商人坐白云深”则通过雁飞与人坐的场景,既表现了空间的辽阔,又蕴含了人生的哲理,引人深思。
最后,“石屏认取当年字,藓剥苔封直至今”两句,将目光聚焦于历史的痕迹上,通过石屏上的文字,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传承。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记忆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独到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