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巳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斋宿致城隍清源渠渡龙君嶅山五神于州宅以祷始至雨洗尘自是间微雨辄随止旱气转深苗且就槁要神弗获某忧惧不知所出越癸亥日亭午率郡僚吏申祷于庭未移顷雨大挚旄稚呼舞皆曰神之赐也某既拜贶又明日以神归念无为神报者乃作送神之诗七章以侈神功且又以祈焉·其五》
《己巳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斋宿致城隍清源渠渡龙君嶅山五神于州宅以祷始至雨洗尘自是间微雨辄随止旱气转深苗且就槁要神弗获某忧惧不知所出越癸亥日亭午率郡僚吏申祷于庭未移顷雨大挚旄稚呼舞皆曰神之赐也某既拜贶又明日以神归念无为神报者乃作送神之诗七章以侈神功且又以祈焉·其五》全文
宋 / 牟巘   形式: 七言绝句

神祐恭惟及物深,中间感应妙精勤。

要知应处还为感,终始惟当秉一心。

(0)
注释
神祐:神明的保佑。
恭惟:恭敬地思考。
及物深:对万物的深厚关怀。
中间:其中。
感应:感应或响应。
妙:微妙。
精勤:精细且勤奋。
应处:回应之处。
为感:源于感受。
终始:始终。
惟当:只应。
秉一心:持有一颗真诚的心。
翻译
神明保佑万物深远,其中微妙感应需精心
要知道回应源于感受,始终如一应保持一颗真诚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牟巘所作,名为《送神》。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和对上天的祈求之情。

"神祐恭惟及物深,中间感应妙精勤。"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神灵的敬畏与信仰。"神祐恭惟及物深"说明了神灵对万物的关怀和包容,而"中间感应妙精勤"则强调了人与神之间微妙而勤勉的交流。

"要知应处还为感,终始惟当秉一心。"

这两句诗传达了作者对于自然规律和神灵意志的顺从,同时也表明了在面对灾难时保持内心不动摇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深刻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普遍心理。

作者介绍

牟巘
朝代:宋   字:献甫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五四

白的的,清寥寥。水不能濡,火不能烧。

(0)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八十一

瞎驴一跳众皆惊,正法那堪付与人。

三要三玄俱丧尽,堂堂摆手出重城。

(0)

七夕

今宵何与寡欢人,壮岁回头意尚新。

坐叹秋光殊汲汲,起看银汉独沦沦。

有怀并作凄其望,天道疑无往者亲。

自数塞书感归雁,别缘探病过怡春。

(0)

产难

不迟一步,不疾一刻。明眼衲僧,如何会得。

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

(0)

偈颂八十五首·其六十三

我此一关,无背无向。拟欲进前,网在头上。

(0)

偈颂八十五首·其三十六

崭崭岩石,蔚蔚松萝。

左枝右蔓,横牵竖惹,满地交罗。

几人遭绊倒,反怪葛藤多。

阿呵呵,跳不出时争柰何。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