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邑右辅,百里见尻骨。
狰状类孤罴,修脚踏涨渤。
兹地萃舟航,宄黠时出没。
道乾昔败衄,袽船渍番血。
谁为覼缕传,毋乃涉荒忽。森森朴?材,营伍樵苏窟。
代期三年瓜,口粮随月拨。
猛性阚虎哮,赖此朝夕活。
居民慑乳羊,腰镰不敢越。
将军巡哨堡,清笳暮幽咽。
鼓山邑右辅,百里见尻骨。
狰状类孤罴,修脚踏涨渤。
兹地萃舟航,宄黠时出没。
道乾昔败衄,袽船渍番血。
谁为覼缕传,毋乃涉荒忽。森森朴?材,营伍樵苏窟。
代期三年瓜,口粮随月拨。
猛性阚虎哮,赖此朝夕活。
居民慑乳羊,腰镰不敢越。
将军巡哨堡,清笳暮幽咽。
这首诗描绘了打鼓山的险峻与壮丽,以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首句“鼓山邑右辅,百里见尻骨”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打鼓山的雄伟,仿佛是守护一方的右辅之山,即使在百里之外也能看见其峭壁如尻骨般耸立。接着“狰状类孤罴,修脚踏涨渤”进一步描绘山形如孤独的熊,其长长的脚踏过汹涌的大海,形象生动。
“兹地萃舟航,宄黠时出没”指出打鼓山周边水域繁忙,船只频繁往来,但同时也暗示着这里的水域可能隐藏着危险,如同狡猾的生物时隐时现。接下来“道乾昔败衄,袽船渍番血”描述了历史上在此地发生的战事,船只被毁,鲜血染红了水面,充满了历史的沉重感。
“谁为覼缕传,毋乃涉荒忽”则表达了对这段历史的追忆和对遗忘的担忧,希望有人能记录下这些往事,以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随后的“森森朴?材,营伍樵苏窟”转而描写山林中的景象,茂密的树木如同战士的队伍,为樵夫和猎人提供了栖息之所。
“代期三年瓜,口粮随月拨”提到的是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他们按照三年一周期种植瓜果,每月领取口粮,生活虽然艰辛,但也维持着基本的生存。最后“猛性阚虎哮,赖此朝夕活”强调了山中野兽的凶猛,但正是这些自然的力量,让生活在山脚下的居民得以生存。
“居民慑乳羊,腰镰不敢越”形象地描绘了居民对山中野兽的畏惧,即使拿着镰刀也不敢随意穿越山林。而“将军巡哨堡,清笳暮幽咽”则展示了军旅生活的场景,将军巡视边防,夜晚的号角声悠扬而悲伤,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打鼓山的自然景观、历史变迁、以及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既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也蕴含着深刻的历史与人文关怀。
博罗程远近,海塞愁先入。
瘴雨出虹蝀,蛮江渡山急。
常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
雁至草犹春,潮回樯半湿。
丹丘凤皇隐,水庙蛟龙集。
何处树能言,几乡珠是泣。
千年赵佗国,霸气委原隰。
龌龊笑终军,长缨祸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