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君玉》
《寄君玉》全文
宋 / 陈师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不见紫霄翁,侵寻鬓已蓬。

倦游乡域异,归梦夙宵同。

爱酒贫应甚,吟诗老更工。

清时公道在,未足叹途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ūn
sòng / chénshīdào

jiànxiāowēngqīnxúnbìnpéng

juànyóuxiāngguīmèngxiāotóng

àijiǔpínyìngshènyínshīlǎogènggōng

qīngshígōngdàozàiwèitànqióng

翻译
没见到那位紫霄翁,岁月流逝我已两鬓斑白。
厌倦了在外漂泊,即使回到故乡,梦境中的家乡仍是相同的。
因为贫穷,我更加热爱饮酒,虽然年老,写诗却愈发熟练。
在这个清明的时代,公正仍在,所以不必感叹人生路途的困厄。
注释
紫霄翁:指代一位隐逸或德高望重的人。
侵寻:逐渐,渐渐。
鬓已蓬:形容头发斑白,显得苍老。
倦游:厌倦了长期的旅行或仕途。
乡域:故乡。
归梦:回家的梦。
爱酒:非常喜爱饮酒。
贫应甚:因贫困而更加。
吟诗:作诗。
老更工:年纪越大,诗歌造诣更深。
清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公道:公正的道理。
未足:还不足以。
叹途穷:感叹人生道路的困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寄君玉》,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境况的感慨。首句“不见紫霄翁”,以“紫霄翁”代指友人,暗示其久未相见,流露出淡淡的怀念之情。次句“侵寻鬓已蓬”,通过描绘自己头发斑白,暗示岁月流逝和个人的疲倦与沧桑。

第三句“倦游乡域异”,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期在外漂泊的厌倦,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接着,“归梦夙宵同”强调了诗人夜间梦中也渴望回到故乡,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深。

第五、六句“爱酒贫应甚,吟诗老更工”,诗人自嘲贫困的生活使得饮酒成为唯一的慰藉,但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依然保持对诗歌创作的热情,技艺反而更加精湛。这体现了他的坚韧和对艺术的执着。

最后两句“清时公道在,未足叹途穷”,在公正的时代里,诗人认为尽管处境艰难,但仍有公道存在,因此并不完全因为困顿而感到绝望,表达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坚韧和对公正的期待。

作者介绍

陈师道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和仲巽山行

天险限南北,回环千里山。

客亭依斗绝,胡地信偏悭。

伴月驱行传,缘云度故关。

林泉虽胜赏,无奈霫奚间。

(0)

陆农师又示第五和篇褒借益勤辄复酬答

讲序尝登虎观西,玺书对罢武都泥。

前言往行推多识,细管纤锋不自携。

信史已成知有法,好诗频寄更无题。

就中醉墨人偏爱,应与南朝小谢齐。

(0)

次韵蔡资政答朱寺丞惠千叶桃花菊

分得秾华质,依然苦薏香。

繁红如上苑,密蕊胜南阳。

不用寻根叶,须留过雪霜。

殷勤送东阁,聊荐百年觞。

(0)

次韵子瞻锁院赐酒烛

暮召从容对浴堂,归来院吏写宣忙。

郢醪独赐尊常满,龙烛初然泪有香。

起草才多封卷速,把麻人众引声长。

百官班里听恩制,争诵雄文出未央。

(0)

次韵刁景纯学士将至郡见寄

偃伏声名三十年,当时伦辈有谁前。

曾随贡籍逢标鉴,更向词林接俊躔。

上馆久违牵梦寐,归舟将至想神仙。

襟怀旷达应如旧,迟对清尊一问焉。

(0)

皇太妃閤春帖子五首·其四

天下太平今有象,宫中行乐但迎新。

万年枝上看春色,三素云中望玉宸。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