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匡庐今几年,幽亭纵目意茫然。
苍颜想像重湖外,翠色参差落照前。
润泽为霖功及物,坚高作柱势参天。
使君笔墨真能赋,不必须凭绘画传。
不到匡庐今几年,幽亭纵目意茫然。
苍颜想像重湖外,翠色参差落照前。
润泽为霖功及物,坚高作柱势参天。
使君笔墨真能赋,不必须凭绘画传。
这首诗描绘了对庐山五老峰的赞美与感慨。诗人彭汝砺在感叹多年未至庐山后,眼前这座幽静的亭台让他思绪万千。他想象着庐山的苍老面貌仿佛在遥远的双湖之外,而那翠绿的颜色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层次分明。
接着,诗人由景入情,将五老峰比作滋润万物的甘霖,又比作支撑天地的巨柱,形象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与赞美。最后,诗人提到自己虽无绘画之技,但通过文字也能传达出五老峰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表现力的自信。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
不向书堂讲课勤,糊藤拗竹觅风云。
庭前几叶潇湘色,禁得儿们几斧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