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庭前海棠初开姜斋同赋》
《庭前海棠初开姜斋同赋》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欲去还留又见花,强支衰槁对容华。

不香那复知金屋,有泪多应溅绛纱。

自笑一冬虚盼雪,豫愁明岁会移家。

平分半日输张籍,侧帽钩帘看晚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庭前初开的海棠花时的复杂心情与深沉感慨。首句“欲去还留又见花”,既表达了诗人想要离开却又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难以割舍的心情;又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与惋惜。接着,“强支衰槁对容华”一句,通过对比衰弱的身体与美丽的花朵,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脆弱。

“不香那复知金屋,有泪多应溅绛纱”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金屋”原指古代帝王为爱妃建造的华丽住所,此处借指美好的事物或回忆,而“不香”则暗示了这些美好事物的消失或不再,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沉重。后一句“有泪多应溅绛纱”则以泪水溅落在红色的纱上,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因失去美好事物而产生的悲伤与哀愁。

接下来,“自笑一冬虚盼雪,豫愁明岁会移家”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与对当前生活的反思。他自嘲于整个冬天都空望着雪花的降临,却未能如愿,同时预感到明年可能要离开此地,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平分半日输张籍,侧帽钩帘看晚霞”两句,以与友人张籍的互动作为收尾,既体现了友情的温暖,也反映了诗人试图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慰藉的心境。通过“平分半日”这一细节,可以看出诗人愿意与朋友共享时光,而在“侧帽钩帘看晚霞”中,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人生无常、未来不确定性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临江仙·祖德绵绵盛

祖德绵绵盛,家声烨烨传。
流光重庆子生贤。
想见朝来庭户、起非烟。
对客延汤饼,呼童散彩钱。
休夸骨瘦与神全。
看取犀庭玉角、已朝天。

(0)

临江仙·乐奏箫韶花烛夜

乐奏箫韶花烛夜,风流玉女才郎。
同心结上桂枝香。
如鸾如凤友,永效两双双。
莫把画堂深处负,笙歌引入兰房。
满斟玉斝醉何妨。
南山堪作誓,福禄应天长。

(0)

临江仙·香雾菲微笼薄晓

香雾菲微笼薄晓,帘栊爱日如春。
谪仙游戏到寰瀛。
金枝推独秀,宝籍著长生。
锦轴疏恩怡寿母,朱轮光映难兄。
会看家庆日增荣。
雁联鸳序立,彩戏衮衣新。

(0)

临江仙·结夏駸寻逾六日

结夏駸寻逾六日,蓬壶纪瑞生辰。
祥烟葱郁蔼门庭。
骖鸾双女侍,毓凤二雏新。
暂尔勾稽淹大手,声名已彻枫宸。
行膺当路荐章荣。
璇源添喜庆,椿算祝遐龄。

(0)

临江仙·六月炎天收火伞

六月炎天收火伞,南薰洗尽烦蒸。
尧蓂七荚又争青。
问知陈仲举,元是此时生。
别驾功名清暇日,题兴尚带屏星。
黑头非晚到公卿。
且倾浮蚁酒,来听祝龟龄。

(0)

临江仙·六月翠蓂飞六荚

六月翠蓂飞六荚,流空大火将西。
当年名世间生时。
似光风霁月,神爽更精奇。
三十成名登上第,芙蓉照水真犀。
难淹逸步造丹墀。
经纶须大手,谈笑入黄扉。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