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上登望》
《江上登望》全文
明 / 陆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江流何渺渺,孤帆澹秋晖。

遥知三山近,复送百川归。

蜃楼横碧落,龙湫临翠微。

徘徊那可极,返照上人衣。

(0)
鉴赏

此诗《江上登望》由明代诗人陆深所作,描绘了江面的壮丽景色与诗人登高远眺的感慨。

首句“江流何渺渺”,以“渺渺”二字生动地描绘出江水浩渺无边的景象,展现出江面的辽阔与深远。接着“孤帆澹秋晖”一句,通过“孤帆”与“秋晖”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江面上航行的情景。

“遥知三山近,复送百川归”两句,运用了对仗的手法,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也暗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无论江水如何奔腾不息,最终都将回归大海,象征着事物终将归于平静与和谐。

“蜃楼横碧落,龙湫临翠微”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眼中的奇幻景象。蜃楼,即海市蜃楼,是自然界的一种光学现象,在这里被诗人巧妙地融入到画面中,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而“龙湫”则是传说中的龙居住的瀑布,此处用来形容瀑布的壮观与美丽,与“翠微”(青翠的山峰)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卷。

最后,“徘徊那可极,返照上人衣”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留恋与赞美之情。诗人似乎在江边徘徊,不愿离去,直到夕阳的余晖洒在僧人的衣衫上,才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这一细节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江面的壮美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陆深
朝代:明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猜你喜欢

湖州亲旧二首·其二

舟行风打头,苦恨行不驶。

今晨得顺风,亦自非所喜。

溪山如许佳,欲画无绝艺。

要当稍收拾,一一付诗里。

近看忽成远,得此已失彼。

但令人此心,惘惘不足耳。

(0)

和答斯远因梅见属三首·其三

君行过海门,惟复仍旧里。

友朋不易得,相与况能尔。

独念吾家侄,无由从夫子。

(0)

至日与明叔逸及明叔之子凉孙饮

至日还为客,穷愁亦去年。

阴阳自升伏,老壮只推迁。

易险安常度,呴濡无妄怜。

儿能寿翁酒,不必问遇贤。

(0)

约明叔过买江天阁

前年为君记江阁,醉里狂言不知怍。

岂惟大负退之惭,要似扬雄真悔作。

君家此阁端何然,万里长江咫尺山。

江流湛湛山平远,合付画手非诗传。

画工纵得空诸境,阁中之人妙难领。

世人纷纷夔蚿蛇,是公了了形神影。

(0)

二日晚得少空偶阅杜集无何坠火焚者数叶谨成古句致愧惜之意呈明叔仲威

去年鼠齧涪翁文,今年火攻少陵诗。

虽云成毁有定数,天意于此可逆知。

我之所嗜何足计,上有先墨颜之姿。

况渠诗本贯忠义,在处神物宜护持。

向来一字且莫补,脱此千百何繇追。

我诗不工空自欺,天意岂欲警戒之。

不然身当贫到骨,俱应蓄此瑰玮词。

又疑风来劝勤读,邂逅俾之遭祸奇。

平生学易未有得,损益二卦须湛思。

诗成书以示我友,不惟自讼仍求规。

(0)

简谢张王臣

病过春风二月时,不知春已到酴醾。

当公置酒招新社,念我因诗辱旧知。

岂但欢言慰羁旅,更容醉墨对淋漓。

寒窗卧想夜来乐,门外卒然风雨驰。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