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何渺渺,孤帆澹秋晖。
遥知三山近,复送百川归。
蜃楼横碧落,龙湫临翠微。
徘徊那可极,返照上人衣。
江流何渺渺,孤帆澹秋晖。
遥知三山近,复送百川归。
蜃楼横碧落,龙湫临翠微。
徘徊那可极,返照上人衣。
此诗《江上登望》由明代诗人陆深所作,描绘了江面的壮丽景色与诗人登高远眺的感慨。
首句“江流何渺渺”,以“渺渺”二字生动地描绘出江水浩渺无边的景象,展现出江面的辽阔与深远。接着“孤帆澹秋晖”一句,通过“孤帆”与“秋晖”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江面上航行的情景。
“遥知三山近,复送百川归”两句,运用了对仗的手法,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也暗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无论江水如何奔腾不息,最终都将回归大海,象征着事物终将归于平静与和谐。
“蜃楼横碧落,龙湫临翠微”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眼中的奇幻景象。蜃楼,即海市蜃楼,是自然界的一种光学现象,在这里被诗人巧妙地融入到画面中,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而“龙湫”则是传说中的龙居住的瀑布,此处用来形容瀑布的壮观与美丽,与“翠微”(青翠的山峰)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卷。
最后,“徘徊那可极,返照上人衣”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留恋与赞美之情。诗人似乎在江边徘徊,不愿离去,直到夕阳的余晖洒在僧人的衣衫上,才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这一细节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江面的壮美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前年为君记江阁,醉里狂言不知怍。
岂惟大负退之惭,要似扬雄真悔作。
君家此阁端何然,万里长江咫尺山。
江流湛湛山平远,合付画手非诗传。
画工纵得空诸境,阁中之人妙难领。
世人纷纷夔蚿蛇,是公了了形神影。
去年鼠齧涪翁文,今年火攻少陵诗。
虽云成毁有定数,天意于此可逆知。
我之所嗜何足计,上有先墨颜之姿。
况渠诗本贯忠义,在处神物宜护持。
向来一字且莫补,脱此千百何繇追。
我诗不工空自欺,天意岂欲警戒之。
不然身当贫到骨,俱应蓄此瑰玮词。
又疑风来劝勤读,邂逅俾之遭祸奇。
平生学易未有得,损益二卦须湛思。
诗成书以示我友,不惟自讼仍求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