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冯家溪二首·其一》
《冯家溪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宋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穿竹寻溪到穷处,一泓寒碧澹无情。

谁令岩窦有高下,泻作潺潺鸣玉声。

(0)
翻译
穿过竹林寻找小溪直到尽头,一池清澈的冷碧水波不兴。
是谁让山涧的水流有高低起伏,发出潺潺如玉的声音。
注释
穿:穿过。
竹:竹林。
寻:寻找。
溪:小溪。
穷处:尽头。
一泓:一片。
寒碧:清澈寒冷的绿色。
澹:平静无波。
无情:没有情感。
岩窦:山涧。
有:存在。
高下:高低起伏。
泻:倾泻。
作:发出。
潺潺:流水声。
鸣:响。
玉声:如玉的清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入自然的探寻与感受。"穿竹寻溪到穷处",诗人通过密集的竹林,沿着蜿蜒的小溪前行,直至溪流的尽头,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探索。在这里," 穷"字有深远幽静之意。"一泓寒碧澹无情"则是对这股小溪水质清冽、冰冷而又平淡无奇的描写,"一泓"形容水量不多,而"寒碧"和"澹"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谁令岩窦有高下,泻作潺潺鸣玉声。"则是对溪流经过山石间形成的小瀑布的描写。诗人疑惑地问,这溪水为何能在岩石之间形成这样的落差和声音?"泻作潺潺鸣玉声"生动地模拟了水流冲击岩石时所发出的清脆而又有力的声音,"潺潺"形容水声连绵,而"鸣玉声"则赋予这声音一种晶莹剔透的质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中那些看似平常却又充满诗意之处的敏锐捕捉。

作者介绍
宋祁

宋祁
朝代:宋   字:子京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生辰:998~1061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遂为雍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司空宋庠之弟,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范镇为其撰神道碑。天圣二年进士,宋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
猜你喜欢

西蜀言道士昔同夏岳山三十年后著僧伽梨衣复会于双林

不拜星坛不步虚,裂冠来下死工夫。

地炉深处烧红叶,曾记三生旧话无。

(0)

送惟凤师归四明

未识凤师面,早熟凤师名。

毓灵本岷峨,弱冠游神京。

出处忌非类,交结皆名卿。

高谈骇众听,雅唱归群英。

曩岁来浙阳,相逢水心亭。

论怀道且同,对坐眼弥青。

寻幽泛轻舟,待月步闲庭。

翌日倏分携,南北各如萍。

我寻住孤山,师亦往东明。

人间一为别,天上七周星。

江湖既相望,喣沫安足评。

今年春之暮,草堂花飘零。

睡起乍凭栏,竹外闻人声。

忽报凤师至,屣履出相迎。

借问胡为来,告我以其诚。

度支司外计,夕拜临兹城。

二贤俱我旧,故得寻其盟。

夏来西湖西,为邻乐幽贞。

朝登隐君堂,暮叩中庸扃。

引望云山遥,销暑竹风清。

论诗贵无邪,体道极无形。

倏忽时节移,秋风拂檐楹。

趋装俄告别,鄞江指归程。

适来既无事,适去岂关情。

孤帆侵晓飞,归橹连宵鸣。

风波视世态,水月悟浮荣。

仍知皋鹤性,不为尘网萦。

(0)

诫后学

对食须思稼穑劳,为僧安用事雄豪。

剃头本意求成佛,不为斋筵坐位高。

(0)

西施篇

采莲越溪上,皆谓寻常女。

正位吴中宫,众品方传美。

视听厌歌舞,衣裳贱罗绮。

贤哉邻家人,昔年知学嚬。

(0)

谢僧惠蒲扇

结蒲为扇状何奇,助我淳风世罕知。

林下静摇来客笑,竹床茆屋恰相宜。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四十一

向上机,活人句。石火电光,葛藤露布。

灵踪更在猿啼处。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