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然怀楚奏,怅矣背秦关。
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
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
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
眷然怀楚奏,怅矣背秦关。
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
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
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途中有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旅途中怀念自己的家乡楚地,但却不得不背离秦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哀伤。
“眷然怀楚奏”,这里的“眷然”是一种深切的怀念之情,通过“楚奏”的乐声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接下来的“怅矣背秦关”,则是诗人不得不离开秦地的无奈与不舍。
“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中的“涸鳞”和“坠羽”都用来形容车辆行驶时所激起的尘土和鸟儿飞翔时的恐惧,通过这种生动的画面描写,诗人表达了旅途中所遭遇的艰辛与孤寂。
“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则是诗人穿着简单的衣服(素服)在长江(三川)的渡口来回往返,而黑色的皮衣(乌裘)已经被风霜侵袭多次。这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流离失所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最后,“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表明诗人不愿意别人说自己没有洁白的牙齿,也就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年老色衰,因为在当时,社会上普遍看重容貌(朱颜),而忽视了内在的品德。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家乡深沉的思念。
河转金堤近,天高魏阙新。
千夫奉儒将,百兽伏麒麟。
校猎沙场莫,谈兵玉帐春。
关南知不远,谁试问蕃邻。
天宝乱已定,河壖兵更多。
故城埋白骨,遗俗喜长戈。
卧兽常思肉,奔鲸不受罗。
纵横竟安在,唯见冢嵯峨。
禁御封金殿,清河贯石门。
时平馀古木,兵散有空屯。
形胜山围阔,蕃宣海内尊。
川原不论顷,云梦可胜吞。
车骑崩腾送客来,奔河断岸首频回。
凿成户牖功无几,放出江湖眼一开。
景物为公争自致,登临约我共追陪。
自矜新作超然赋,更拟兰台诵快哉。
槛前潍水去沄沄,洲渚苍茫烟柳匀。
万里忽惊非故国,一樽聊复对行人。
谢安未厌频携妓,汲黯犹须卧理民。
试问沙囊无处所,于今信怯定非真。
真能一醉逃烦暑,定胜三杯御腊寒。
自有诗书供永日,莫将丝竹乱风滩。
舞雩何处归春莫,叩角谁人怨夜漫。
闻道丹砂近有术,锱铢称火共君看。
五斗尘劳尚足留,闭门聊欲治幽忧。
羞为毛遂囊中颖,未许朱云地下游。
无事会须成好饮,思归时亦赋登楼。
羡君幕府如僧舍,日向城隅看浴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