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藉金丝接正传,至今三百有馀篇。
张颠尚得太湖号,况是葩经授后贤。
不藉金丝接正传,至今三百有馀篇。
张颠尚得太湖号,况是葩经授后贤。
这首诗《河间道中杂咏六首(其二)》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学传统的深刻理解和对后辈传承者的高度评价。
“不藉金丝接正传”,开篇即以“金丝”比喻文坛上的权威或传统,暗示诗人并不依赖于这些权威来继承和发扬文学传统。“至今三百有馀篇”,接着指出自古以来,文学作品累积丰富,数量众多,强调了文学创作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
“张颠尚得太湖号”,这里提到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字伯高,又称张颠),他以狂草著称,与太湖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此处借张旭之名,赞扬了古代文人墨客在文学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和独特风格。“况是葩经授后贤”,最后两句进一步阐述,即便是在古代,文学经典也已传授给后来的贤才,表达了对文学传承的肯定和对后世文人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学传统的回顾与赞美,以及对后世文人传承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自豪感和对文学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长江悠悠急于箭,一碧无声泻晴练。
寂寞秋容雨后看,依稀帆影烟中辨。
白鸟双飞意自閒,茅屋小住长芦湾。
残霞红明晚天曙,落木惨淡秋风还。
分明记得经行处,鹦鹉洲前久呼渡。
多少天南地北情,展图一晌空凝伫。
平生爱岑寂,请游亦不却。
平生少嗜好,痛饮亦不恶。
但入此园中,便觉欣然乐。
绿竹常苍翠,丹桂久零落。
白露凋枫林,商风陨秋箨。
空斋昼閒静,棋声应丘壑。
主人笑而言,且勿愁寂寞。
吾有斗酒藏,待子来共酌。
樵青斫鲈脍,长须进丹蘖。
沈湎至昏黄,风雨声萧索。
徘徊芳塘上,微风扇轻波。
连冈荫青松,仄径冒绿莎。
是时秋正深,粳稻蕃陂陀。
腰䥥朝出陇,捆载夕归家。
鸟雀啄场圃,牛羊散岩阿。
曰余无立锥,鼓腹行讴歌。
拾穗瓯窭间,一饱不愿多。
嗟彼攘攘子,鼎食终如何。
悠悠逆旅间,忽忽意不展。
振策西掖门,伫览西山巘。
北风纷车尘,晓日出林晛。
遵涂泛州渚,披草践平衍。
水清既近瞩,峰远亦流缅。
故术寻崄嵚,新蹊递深浅。
灵岩恣冥搜,秋容历馀眄。
营魄境互托,贵贱理无选。
微尚傥有惬,非誉自兹遣。
道同不用结,气同不用求。
神在未交先,彼此潜相投。
感君嘐嘐志,高广正无俦。
慷慨灯前言,奚止情绸缪。
男子患无志,有志良难酬。
怀居易随俗,安乐生烦忧。
可怜早春役,烟雨维扬舟。
不知何所牵,行止不自由。
殷勤孟秋约,期届无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