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分野色,曲径入柴门。
五柳低藏屋,三家自作村。
人情同下里,风俗异东屯。
我老无生计,耕耘教子孙。
断桥分野色,曲径入柴门。
五柳低藏屋,三家自作村。
人情同下里,风俗异东屯。
我老无生计,耕耘教子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质朴的乡村景象。"断桥分野色",展现出一条小路穿过田野,连接着远处的断桥,自然景色与人工痕迹巧妙融合。"曲径入柴门"进一步描绘了路径弯曲,通向简陋的木柴围成的门户,透露出乡村生活的简朴。
"五柳低藏屋"中的"五柳"可能暗指隐士的生活,也可能实指门前有五棵柳树,房屋隐藏在其中,显得低调而静谧。"三家自作村"则强调了村庄的规模不大,只有几户人家,各自独立又构成村落的整体。
"人情同下里"反映了村民之间淳朴的人际关系,如同古代的乡间风俗,亲切而和谐。"风俗异东屯"则暗示了这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与东部地区有所不同,具有地方特色。
最后两句"我老无生计,耕耘教子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境况,年事已高,没有其他谋生手段,只能依靠耕种教育后代,流露出一种淡泊而坚韧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末明初乡村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坚守。
天运无停机,阴阳多反复。
起家藉儒术,愿汝伫金室。
讵云罹罗网,鸾凤各离群。
鹿门邈难嗣,举案徒空闻。
罗帐歇春风,玉砌生芳草。
睹此伤朱颜,谁云未成老。
重关不相见,无柰别离心。
精神非间隔,何啻结重衾。
作书谢美人,泪湿瑶华字。
青鸟一致之,为予问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