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亲俱在念,风雨肯迟留。
不作随阳雁,真如泛水鸥。
寸心驰万里,一日似三秋。
料得承恩处,南薰五凤楼。
君亲俱在念,风雨肯迟留。
不作随阳雁,真如泛水鸥。
寸心驰万里,一日似三秋。
料得承恩处,南薰五凤楼。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奉和公相池河驿中留示之韵》表达了对君王和亲人的深深挂念,以及对于时光匆匆的感慨。首句“君亲俱在念”直接抒发了对家国亲人的思念之情,接着“风雨肯迟留”暗示了诗人希望能因风雨而暂时停留,以多陪伴他们一些时间。
“不作随阳雁,真如泛水鸥”运用比喻,表明诗人不愿像候鸟随季节迁移,宁愿像自由自在的水鸥,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羁旅生涯的厌倦。接下来,“寸心驰万里”描绘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激荡,即使身在异地,思绪仍能跨越万里。
“一日似三秋”运用夸张手法,形容等待的漫长和思念的深切,如同度过漫长的秋季一般。最后一句“料得承恩处,南薰五凤楼”,诗人想象自己在得到君王恩宠的地方——南薰五凤楼,表达了对朝廷荣光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亲情、仕途和理想的复杂交织。
倩娇莺姹燕,说不尽、此时情。
正小院春阑,芳园昼锁,人去花零。
凭高试回望眼,奈遥山远水隔重云。
谁遣风狂雨横,便教无计留春。
谁知雁杳与鸿冥。
自难寄丁宁。
纵柳院颦深,桃门笑在,知属何人。
衣篝几回忘了,奈残香、犹有旧时熏。
空使风头卷絮,为他飘荡花城。
问东君、既解遣花开,不合放花飞。
念春风枝上,一分花减,一半春归。
忍见千红万翠,容易涨桃溪。
花自随流水,无计追随。
不忍凭高南望,记旧时行处,芳意菲菲。
叹年来春减,花与故人非。
总使、梁园赋在,奈长卿、老去亦何为。
空搔首,乱云堆里,立尽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