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北堂上,帘帷秋气清。
林鸟霜外定,邻杵月中鸣。
玉笛凄边思,瑶琴寄远情。
那堪常万里,独坐数残更。
永夜北堂上,帘帷秋气清。
林鸟霜外定,邻杵月中鸣。
玉笛凄边思,瑶琴寄远情。
那堪常万里,独坐数残更。
这首《秋夜独坐》由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之夜,诗人独自坐在北堂之上,感受着周围环境的静谧与清冷的画面。
首句“永夜北堂上,帘帷秋气清”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夜晚的漫长与北堂的静谧,以及秋日特有的清新空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林鸟霜外定,邻杵月中鸣”两句,通过林中鸟儿在霜天的安静与邻家捣衣声在月光下的回响,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感。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动衬静,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玉笛凄边思,瑶琴寄远情”则将情感引入,玉笛的哀怨之声和瑶琴的悠扬之音,分别代表了诗人内心的思念与远方的情感寄托,增添了诗歌的抒情色彩。最后,“那堪常万里,独坐数残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孤独中度过的漫长时光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秋夜独坐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