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中群岳震为尊,到此真穷造化根。
晓日铜钲升海国,长河衣带挂天门。
下方雷雨晴空见,上界星辰静夜扪。
九点青烟俱在掌,不须更拟上昆仑。
寰中群岳震为尊,到此真穷造化根。
晓日铜钲升海国,长河衣带挂天门。
下方雷雨晴空见,上界星辰静夜扪。
九点青烟俱在掌,不须更拟上昆仑。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丽与深邃的自然奥秘。诗人以“寰中群岳震为尊”开篇,将泰山置于群山之巅,凸显其崇高地位。接着,“到此真穷造化根”,表达了对泰山之巅是探索自然本质之处的深刻感悟。
“晓日铜钲升海国,长河衣带挂天门”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日出时分,阳光如铜钲般升起,照亮海国;而长河则如同衣带般挂在天门之上,展现出泰山与天空的紧密相连,以及自然景观的壮美。
“下方雷雨晴空见,上界星辰静夜扪”则对比了山下与山顶的不同景象:山下雷雨交加,而山顶却晴空万里;夜晚,山下的世界一片寂静,而山顶的星辰却清晰可见,供人触摸,进一步强调了泰山的高峻与神秘。
最后,“九点青烟俱在掌,不须更拟上昆仑”以“九点青烟”象征泰山上的九峰,表达出泰山之大,即使在山顶也能轻松掌控。同时,诗人巧妙地将泰山与传说中的昆仑山相提并论,暗示泰山之高,令人向往,但又强调无需远赴千里,泰山已足以让人领略自然之美的极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泰山的雄伟与深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
多情大尹辞春去,正是群芳烂漫时。
自古英豪重恩意,群芳慎勿便离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