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醉石亭山坞,倚桂丛深处。
下是谁家高人墓,落英飘下如雨。
苍莽中原路,并不见、秋香一缕。
月中只剩团圞树,斟芳醑、相怜取。
忆醉石亭山坞,倚桂丛深处。
下是谁家高人墓,落英飘下如雨。
苍莽中原路,并不见、秋香一缕。
月中只剩团圞树,斟芳醑、相怜取。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亭山坞中醉人的景色与深邃的情感。开篇“忆醉石亭山坞”,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之中,仿佛能感受到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倚桂丛深处”一句,不仅描绘了桂花丛生的幽静环境,也暗示着一种超脱尘世的隐逸之感。
“下是谁家高人墓,落英飘下如雨。”这两句将自然界的景象与历史人物的墓地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着对逝去岁月和先贤的追思。桂花的飘落如同细雨,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深度。
“苍莽中原路,并不见、秋香一缕。”这一句转折,从具体的景物描写转向对更广阔世界的思考,表达了词人对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或向往。在苍茫的中原大地上,似乎连一丝秋日的香气都难以寻觅,这或许象征着词人心中的失落与迷茫。
“月中只剩团圞树,斟芳醑、相怜取。”最后两句,词人将目光投向月光下的树木,仿佛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月光下的树木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着词人内心渴望的和谐与安宁。而“斟芳醑、相怜取”则表达了词人与自然、与内心的对话与共鸣,通过饮酒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内心世界探索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西湖游遍看祠堂,历历曾彭左李。
南麓独寻苍水墓,大抵无人来此。
古木含愁,残山不语,俎豆全荒矣。
两回凭吊,痛哭斜阳堆里。
谁信一掬椒浆,阊阖城外,庙奉东阳祀。
一样堤兵期灭虏,未许腥膻忘荐。
故国魂香,孤臣血碧,种性终难死。
缘悭展拜,令我凄然无已。
玉砚生云气,一缕缠绵,转眼空花误。
去此经年,茫茫多少离绪。
纵访遍、青鸟天涯,镇不料、瑶台迟暮。从今与。
疏香冷月,相怜谁主。
神兮慰我归来,似旧容华,祗省他不语。
休说灵犀,情天遗恨难补。
谩画中、纸帐鸳镫,怅梦里、却无凭据。香一炷。
如愿返魂能否。
夕阳红是愁来路,依稀数峰青峭。
个是荣州,算来公井,陌上萋萋春草。清明近了。
正秧马田荒,杜鹃山笑。
相对阳关,一回离别一回老。
霓裳中序第一,故人清唱里,何限怀抱。
红雨沾衣,白头扶杖,还想花崖重到。河清尚早。
问来日晴明,几人知道。归去来兮,送行诗定好。
倦眠仍醒,危蹲似懒,憨憨帘幕。
试爪花阴,抓得蝶边红落。佳人漫谑。
笑洗面娇容清削。思春苦,屋山声动,隔林姑恶。
毯上红丝戏掠。画茴香数朵,彩缠金索。
一线双睛,午验虬签方觉。春葱秀弱。
惯揽向香裙兜著。孤付托,鼠子夜中逃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