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在田亩,薄言事耘薅。
种粳亦种秫,可食兼可醪。
清香满寒瓮,夜滴喧春槽。
洗我玉花瓷,酌此鹅黄膏。
阅岁更阉茂,下田但藜蒿。
里胥厌追索,县籍书逋逃。
迩来兵火急,斗粟千钱高。
不饮动逾月,憔悴成楚骚。
丈夫命运薄,困阨例所遭。
究竟无如何,随缘且陶陶。
昔我在田亩,薄言事耘薅。
种粳亦种秫,可食兼可醪。
清香满寒瓮,夜滴喧春槽。
洗我玉花瓷,酌此鹅黄膏。
阅岁更阉茂,下田但藜蒿。
里胥厌追索,县籍书逋逃。
迩来兵火急,斗粟千钱高。
不饮动逾月,憔悴成楚骚。
丈夫命运薄,困阨例所遭。
究竟无如何,随缘且陶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的《饮酒三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从田间劳作到饮酒解乏的生活片段,反映了古代农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首句“昔我在田亩,薄言事耘薅”描绘了诗人过去在田地劳作的情景,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回忆。接着,“种粳亦种秫,可食兼可醪”说明了诗人不仅种植粮食,还种植用于酿酒的作物,体现了农耕文化的丰富性。
“清香满寒瓮,夜滴喧春槽”描述了酒酿成后的香气和制作过程的热闹景象,充满了生活气息。“洗我玉花瓷,酌此鹅黄膏”则展现了诗人享受美酒的场景,使用精美的瓷器,品尝色泽诱人的酒液,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然而,好景不长,“阅岁更阉茂,下田但藜蒿”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田地的收成逐渐减少,只能依靠藜蒿度日,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和农民生活的艰辛。
“里胥厌追索,县籍书逋逃”揭示了官府对农民的苛捐杂税和追债行为,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迩来兵火急,斗粟千钱高”进一步描绘了战乱时期物价飞涨,粮食价格高昂的社会背景。
最后,“不饮动逾月,憔悴成楚骚”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无法饮酒解忧的痛苦,比喻为楚辞中的楚骚,暗示了内心的悲凉与无奈。“丈夫命运薄,困阨例所遭”感叹了男性命运的多舛,困苦是常有的事。“究竟无如何,随缘且陶陶”则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的困境,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复杂情感,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命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