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口雪深毡帐暖,紫驼声切夜思盐。
上人起饮黄封酒,可胜醍醐乳酪酣。
北口雪深毡帐暖,紫驼声切夜思盐。
上人起饮黄封酒,可胜醍醐乳酪酣。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边塞的景象,首句“北口雪深毡帐暖”通过“雪深”和“毡帐暖”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冬季严寒中帐内的温馨与舒适。接着,“紫驼声切夜思盐”一句,以紫驼(一种产于西域的珍贵动物)的叫声唤起对盐的渴望,暗示了边疆生活的艰苦与思乡之情。
诗人萨都剌在第三句“上人起饮黄封酒”中,将主人公——上人(僧人)从梦中唤醒,邀请他共饮黄封酒,这是一种醇厚的美酒。最后一句“可胜醍醐乳酪酣”,进一步强调了酒的美味,甚至超过醍醐(酥酪上凝聚的精华)和乳酪带来的浓郁享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款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边塞的独特风情,又流露出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体现了元代边塞诗的豪放与温情并存的特点。
冻烟暝色。补小楼画本,一枝长笛。
夜静月寒,天付幽香美人摘。
如此溪山最好,偏耽误、词笺吟笔。
便算有、驿使携来,离恨落琴席。乡国。路寂寂。
怕细数梦痕,翠藓堆积。凤筝暗泣。
倚竹娟娟忍追忆。
江上归期未准,应望断、潇湘愁碧。问点点、清泪影。
可能寄得。
佩兰怨曲,啼竹潸痕,魂断何许。
吊古人来,还是冻云愁聚。
倦雁稀迎前度客,昏鸦冷寄谁家树。
数归程,但梨花梦隔,扣舷空阻。
念几日、湘南留滞,窗暝栖烟,灯暗吹絮。
望眼冥迷,不到夕阳红处。
拂槛徒夸群玉见,推篷忍看飞琼舞。
倚新词,待催将、棹歌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