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南梁慧侃法师独杵捣衣》
《拟南梁慧侃法师独杵捣衣》全文
宋 / 贺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峄阳桐杵鸣,莲岳石砧平。

待谁相应节,要自不胜情。

吹衣风稍急,吊影月微明。

会有不眠客,听此断肠声。

(0)
翻译
峄山之阳传来桐木捣衣杵的声音,莲岳的石砧也显得格外平整。
等待着与谁共度这节日,但独自一人情感难以承受。
风吹过,衣裳被吹动得更急,月光下孤单的身影显得更加凄凉。
必定会有无眠的旅人,听见这令人心碎的声音。
注释
峄阳:峄山之阳,指地点。
桐杵:用桐木制成的捣衣杵。
莲岳:可能指某个有莲池的高地。
石砧:用来捣衣的石制工具。
相应节:共度佳节。
不胜情:难以承受的情感。
吹衣风:风吹动衣物。
吊影月:月下孤独的身影。
不眠客:彻夜未眠的人。
断肠声:令人悲伤欲绝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所作的《拟南梁慧侃法师独杵捣衣》。诗中通过描绘峄阳桐木制成的杵与莲岳石砧相击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孤寂的氛围。"峄阳桐杵鸣,莲岳石砧平"这两句形象地展现了捣衣的情景,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待谁相应节,要自不胜情"进一步表达了捣衣人等待远方亲人的期待,以及独自承受这份情感的无奈。"吹衣风稍急,吊影月微明"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风声和月光都增添了凄凉的意味,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哀愁。

最后两句"会有不眠客,听此断肠声",以他人的失眠和共鸣,强化了捣衣声的感人力量,直击人心,令人动容。整首诗以捣衣为媒介,抒发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孤寂之感,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贺铸

贺铸
朝代:宋   字:方回   号:庆湖遗老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生辰:1052~1125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猜你喜欢

登真觉寺浮图

宝塔拔地跻,蛟龙互拿攫。

层级凌虚空,危磴盘屈曲。

上之逼星纬,下则俯原壑。

超升旷我怀,频憩知足弱。

赤日耀珠光,灵飙响金铎。

身高万象出,眺迥二仪廓。

苍然见秦赵,微茫辨渭洛。

风驱燕色来,山川翠参错。

飞鸟足下度,归云衣前落。

避喧得胜因,了净无真着。

福庭如可留,吾将从玄鹤。

(0)

九日宴集懋社十首·其七

霜景晴来却胜春,光摇金盏有精神。

坐看红树不知远,羞见黄花无数新。

尊酒未空欢未尽,烟霞成伴草成茵。

归来童稚争相笑,今日登高醉几人。

(0)

贺新凉.中秋夕同云癯作

月也知人意。映晴空、平分秋色,清光如洗。

十里银塘鸥梦冷,满地水云凉气。

遥望极、广寒深里。

桂窟嫦娥蟾影净,叹霓裳零落人间矣。

铅华恨,多如此。共君此夜当沉醉。

漫管他金迷玉瘗,古今尘事。

把盏良宵非易得,况是人生如寄。

怕异日、吴头楚尾。

两处湖天劳望眼,到那时对酒添憔悴。

樽中酒,且深味。

(0)

南还至杜生村阻雪王孟衍见示所和坡公盐字韵诗次韵八首·其五

乱散天花密且纤,坐来尘界得庄严。

不留色相仍生艳,能舐虚空尽是盐。

寒气带暄回土室,暮光连晓入冰檐。

冷然万玉吾肝肺,鼻白何劳看一尖。

(0)

忆菊

揖别秋光又几时,傲霜枝发不嫌迟。

手中有酒信如醉,眼底无花想欲痴。

瘦影依然横老圃,金英定已艳东篱。

何年结屋柴桑住,终日相看冷淡姿。

(0)

三月二十九日偕徐汉卿、易念堂、刘伯蒪、陈晴陔诸大令,黄庆生副戎,策马出城二十里,游葡萄沟。其地山环水抱,柳暗花明。葡萄尤为其土产,蔓生陇畔,十余里无隙地,同人登农家小楼茶话眺览至足乐也。归而赋之二首·其二

书剑风尘岁月多,还乡何处借明驼。

纵非韩范知忧国,未习孙吴愿荷戈。

花半开时人欲笑,月初圆似镜新磨。

昨宵犹得江湖梦,击楫临风发浩歌。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