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风尘岁月多,还乡何处借明驼。
纵非韩范知忧国,未习孙吴愿荷戈。
花半开时人欲笑,月初圆似镜新磨。
昨宵犹得江湖梦,击楫临风发浩歌。
书剑风尘岁月多,还乡何处借明驼。
纵非韩范知忧国,未习孙吴愿荷戈。
花半开时人欲笑,月初圆似镜新磨。
昨宵犹得江湖梦,击楫临风发浩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出游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首句“书剑风尘岁月多”似乎暗示了诗人过往经历的艰辛与忙碌,但紧接着的“还乡何处借明驼”则表达了对回归宁静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两句“纵非韩范知忧国,未习孙吴愿荷戈”,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虽未有韩信、范仲淹那样的忧国忧民之心,但也有着学习孙武、吴起,愿意为国家效力的愿望。
“花半开时人欲笑,月初圆似镜新磨”这两句生动描绘了春日花开、月圆如镜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喜悦。“昨宵犹得江湖梦,击楫临风发浩歌”则展现了诗人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江湖的豪情,醒来后面对自然,以歌声表达内心的激荡与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诗意。
北固江山围铁瓮,波涛浩浩兼天送。
金焦门户两浮杯,阅世如流真一梦。
很石之名亦已矣,紫髯桑盖谈微中。
北人乘马南人舟,祇说风帆绝飞鞚。
一朝鼓角地底鸣,舟似老牛鞭不动。
岸上奔呼杀声恶,弃仗连营嗔腿重。
烟中尚见梅花岭,血色模糊指螮蝀。
雄镇原无韩岳功,廷诤谁来陵黯戆。
徒然猛黠非长城,岂能别驾偕雏凤。
江山相对各悲怆,风景凄其失豪纵。
海潮岁岁齧山根,木柿竹头填石缝。
东来流涕竟何人,饮竭黄垆嫌未痛。
卧龙已去狾儿亡,纵有狂谋知不用。
浪淘日落无余观,空教事往留深恸。
未央宫中一尺瓦,不知遗恨漳河下。
锡花雷布谁作模,鸳央离合无真假。
阿瞒心雄天厌足,平生只欠西陵哭。
飞来铜雀亦辜恩,可怜难覆如花肉。
与奸作瓦罪莫辞,与人作砚遭磷淄。
粉身何惜鹿卢碎,渴笔恐辱屠沽儿。
隐君正史先救砚,《麟经》独炳丹青传。
君不见琼林宝藏无不收,王莽之头斩蛇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