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排折柳唱阳关,送君挽征衫。
竟里亭斜月,重门上钥,细雨春帆。
翠被薰香拥处,汝手执掺掺。
罗帐灯昏际,离思难缄。
此去闺中风暖,已绿波人远,草长江南。
更遥遥青翰,何以报瑶函。
只春风、白铜堤上,与黄河、远上共矜严。
好依旧、临风杨柳,万缕长搀。
早安排折柳唱阳关,送君挽征衫。
竟里亭斜月,重门上钥,细雨春帆。
翠被薰香拥处,汝手执掺掺。
罗帐灯昏际,离思难缄。
此去闺中风暖,已绿波人远,草长江南。
更遥遥青翰,何以报瑶函。
只春风、白铜堤上,与黄河、远上共矜严。
好依旧、临风杨柳,万缕长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情的送别场景。诗人早早地为友人准备了折柳和阳关曲,象征着离别的哀愁和对远方的思念。在月色朦胧的竟里亭,他们目送着友人穿着征衫离去,门扉紧闭,细雨洒在春帆之上,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气氛。
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翠被薰香中,友人的手还残留着掺掺(可能指细软)的感觉。在罗帐昏黄的灯光下,离别的愁绪难以言表。想象中,友人将要穿越温暖的闺房,面对江水滔滔,江南的草木也将随季节变迁而变绿。
诗人寄语远方,期待青鸟传信,表达深深的关切。然而,只能在春风中与黄河相望,共同感受这份严峻的离别。最后,诗人希望杨柳依旧,如同他们的友谊,即使相隔遥远,也能在风中延续,永不凋零。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盼,具有浓厚的离别之情和深厚的友情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