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侄迈还家》
《喜侄迈还家》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一别匆匆岁五除,还家怪我白髭须。

怀中初见孙三世,巷口新成宅一区。

林下酒尊还漫设,床头易传近看无。

老年游宦真安往,南北相望结草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ímàiháijiā
sòng / zhé

biécōngcōngsuìchúháijiāguàibái

怀huáizhōngchūjiànsūnsānshìxiàngkǒuxīnchéngzhái

línxiàjiǔzūnháimànshèchuángtóuchuánjìnkàn

lǎoniányóuhuànzhēnānwǎngnánběixiāngwàngjiécǎo

翻译
匆匆分别已过五个年头,回家时惊讶发现我胡须已白。
初次在怀中见到第三代孙儿,巷口新建的住宅区也已落成。
树林下的酒杯随意摆放,床头的书籍近在眼前却无人翻阅。
晚年漂泊为官,究竟何去何从,只能南北遥望,建个小屋度日。
注释
匆匆: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岁五除:五年过去。
怪我:感到惊讶责怪自己。
白髭须:白色的胡须,指年纪大。
怀中:指怀抱中的孩子。
孙三世:第三代孙子。
巷口:街道的一端。
宅一区:新建的一处住宅。
林下:树林之下,隐居之处。
漫设:随意放置。
床头易:床边的书籍。
近看无:无人翻阅。
老年:晚年。
游宦:四处漂泊做官。
真安往:真正何处安身。
南北相望:南北方向遥望。
结草庐:建造简陋的小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喜侄迈还家》。诗人以时间为线索,表达了对侄子回家的喜悦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首句“一别匆匆岁五除”描绘了分别时间之久,五年过去,岁月匆匆;“还家怪我白髭须”则通过自身的白发变化,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已显老态。接着,“怀中初见孙三世”写出了家族的新鲜血液,孙子辈的成长令人欣慰;“巷口新成宅一区”则展示了家庭生活的变迁,新建的居所象征着家族的繁荣。

“林下酒尊还漫设”表达出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即使年纪大了,仍希望与家人共聚畅饮;“床头易传近看无”则流露出对知识传承的期待,希望侄子能继承家学。最后两句“老年游宦真安往,南北相望结草庐”揭示了诗人对于晚年生活的态度,虽然仍在仕途奔波,但更渴望回归家庭,与亲人共享天伦之乐,甚至愿意在南北两地建起简陋的小屋,过上宁静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亲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苏辙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家庭的深厚感情。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使浙西先寄献燕王侍中

京江风静喜乘流,极目遥瞻万岁楼。

喜气茏葱甘露晚,水烟波淡海门秋。

五年不见鸾台长,明日将陪兔苑游。

欲问平台门下吏,相君还许吐茵不。

(0)

送友人游河东

停车晓烛前,一语几潸然。

路去干戈日,乡遥饥馑年。

湖波晴见雁,槐驿晚无蝉。

莫纵经时住,东南书信偏。

(0)

龙州与韩将军夜会

庭绿草纤纤,边州白露沾。

别歌缘剑起,客泪是愁添。

见月鹊啼树,避风云满帘。

将军尽尊酒,楼上赋星占。

(0)

咏史诗.渑池

日照荒城芳草新,相如曾此挫强秦。

能令百二山河主,便作樽前击缶人。

(0)

咏史诗.青门

汉皇提剑灭咸秦,亡国诸侯尽是臣。

唯有东陵守高节,青门甘作种瓜人。

(0)

梦仙谣

蟾蜍夜作青冥烛,螮蝀晴为碧落梯。

好个分明天上路,谁教深入武陵溪。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