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乔木,思世臣,有诏追怀鲍司隶;
采胡笳,入乐府,后人谁嗣耿中郎?
对乔木,思世臣,有诏追怀鲍司隶;
采胡笳,入乐府,后人谁嗣耿中郎?
此挽联以深沉的笔触,缅怀了曾纪泽的卓越贡献与高尚情操。上联“对乔木,思世臣,有诏追怀鲍司隶”以乔木象征曾纪泽的伟岸形象,世臣则点明其为国家之重臣。鲍司隶是东汉名臣鲍昱,此处借以表达对曾纪泽忠诚与贤能的赞誉。有诏追怀,说明其功绩被朝廷铭记,彰显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下联“采胡笳,入乐府,后人谁嗣耿中郎?”则进一步表达了对曾纪泽艺术成就的肯定与对其精神风范的传承期待。胡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常用于表现边塞风情或悲壮情感,这里比喻曾纪泽的艺术作品如同胡笳般具有深远影响。乐府是中国古代音乐机构,收集并整理民间歌曲和文人创作,此处暗示曾纪泽的作品将被收录于乐府之中,成为后世传唱的经典。后人谁嗣耿中郎?则表达了对曾纪泽精神与才华能否有人继承的深深忧虑与期待,耿中郎是东汉名士耿恭,此处借以强调曾纪泽的影响力及其对后世的启迪作用。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高度赞扬了曾纪泽在政治、外交、文学等多个领域的杰出成就,更寄托了对他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后世能够继承其精神风范的殷切期望。
丹凤城南夜正长,万家明月捣衣裳。
忽惊落叶频沾臆,不听悲笳亦断肠。
遮虏渐闻过马邑,拔营曾报破龙荒。
豫愁绵折天山下,那识弓胶瀚海旁。
书去再经燕草绿,梦飞不到塞云黄。
玉关纵待封侯入,祇得萧萧白发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