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雁写秋光。远寄明珰。小篷听水几回肠。
不料玉鞭残照里,我亦凄凉。牵马上河梁。
官柳微霜。回波中有泪千行。
便作胥潮流入海,直到钱唐。
断雁写秋光。远寄明珰。小篷听水几回肠。
不料玉鞭残照里,我亦凄凉。牵马上河梁。
官柳微霜。回波中有泪千行。
便作胥潮流入海,直到钱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离别画面,以断雁传书寄托相思之情。"断雁写秋光",形象地刻画了孤雁在秋日余晖中传递书信的场景,暗示了主人公与远方子珍的分离和思念。"小篷听水几回肠",通过舟行水上的轻微波动,传达出词人内心深处的愁绪和对往昔时光的回味。
"不料玉鞭残照里,我亦凄凉",表达了词人在夕阳下读信时的自我感伤,与子珍的境遇产生共鸣,倍感孤独和落寞。"牵马上河梁",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场景,马儿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情感,一同走向河岸。
"官柳微霜",以官道旁的柳树染上秋霜,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也暗寓仕途的艰辛。"回波中有泪千行",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词人读信时泪水如江河般涌动,情感深沉。
最后两句"便作胥潮流入海,直到钱唐",词人想象自己的情感如同胥江之水,直奔钱塘江,寓意无论相隔多远,心念始终如一,希望能跨越千里,直达子珍所在之地。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奈的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