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王平江侍郎·其二》
《寄王平江侍郎·其二》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浮俗伽梨水上萍,池塘密密蔽澄明。

疏开堂印邀麾节,袖出台缄救劓黥。

才办买山钱未了,又营捩鼻木随行。

悬知不是缁云福,讵敢忘忧衒独清。

(0)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世俗生活的浮躁与短暂,如同水上的浮萍,虽密布于池塘,却难以持久地保持清澈明净。诗人通过“伽梨水上萍”的形象,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接着,诗人运用“池塘密密蔽澄明”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世俗环境的复杂与混乱,使得原本清澈的池塘被浮萍遮蔽,象征着社会道德与纯净被侵蚀的情景。

“疏开堂印邀麾节,袖出台缄救劓黥”两句,运用了官场中的场景来隐喻社会治理与道德教化的缺失。堂印和麾节代表权力,袖中取出的台缄则象征着文书与法律,诗人借此表达对官员们在道德沦丧的社会背景下,如何运用权力与法律来维护正义的反思。

“才办买山钱未了,又营捩鼻木随行”这两句,以个人生活为例,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精神层面的修养。买山钱未了,意味着对物质的追求永无止境;而营捩鼻木随行,则暗示了人们为了适应社会规则,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本性,甚至扭曲自我。

最后,“悬知不是缁云福,讵敢忘忧衒独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对道德坚守的坚持。悬知,预知之意,诗人预见到社会的种种问题并非福泽,而是忧患;“讵敢忘忧衒独清”,则表明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也不会忘记忧国忧民的责任,更不会为了彰显自己的清高而忘却社会责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世俗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与社会责任的深切关注。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同赵判院桂秀才过太霞广信看雪因饮涧梅

山色富昏晓,涧痕馀浊清。

惟诗是我兴,不饮非人情。

思仙穷有顶,入寺说无生。

冷蕊疏枝底,夜归虚籁声。

(0)

约元立致道游龙井各以事辞

平生荒野处,谓可开笑口。

筇杖兰桨外,忍复叹藜糗。

春深西湖山,已落众人后。

寻幽欲吟搜,载酒拚醉呕。

今晨思一行,约友意复否。

融融月穿楼,澹澹风动牖。

放浪嵇阮流,不应独古有。

(0)

夜过斯远听琴

琴声类筝笛,俗手多一律。

伊嚘悦儿女,焦急涴桐漆。

予尝为作评,当是养心术。

大弦宽而和,小弦精且密。

制作务高雅,资材在清实。

既鼓复以歌,其气可平壹。

昨从东海君,置酒风月室。

欢然十指间,挥弄俄顷毕。

洒落冰雪容,辉润金玉质。

人品既如许,古乐复在膝。

顾予面生尘,见之颇自失。

急归卧南山,十日不敢出。

(0)

行甫载酒为别

霜天出晴日,山外看烟霏。

长松覆兰若,酌我何当归。

人情令飘洒,世路徒依违。

景旷诗自成,一觞还屡挥。

(0)

王教授将考试它州偶得五字送之

常年寡游从,所值必名胜。

历谈或忘言,分袂每败兴。

旁观固多贤,此唱彼不应。

十手竞讥笑,薰莸亦其称。

岂谓落市朝,失马同堕甑。

栖迟理旧庐,竹几得深凭。

君侯意有馀,能来步幽磴。

譬如须陀洹,果位当自證。

可无一言要,开我所愚懜。

相看檄司文,何由驻征镫。

无酒信云乏,有酒又若剩。

积雨凉气新,老病眼空瞪。

(0)

送子应丈兼怀元默兄

去年风雪夜,高楼醉题诗。

今年风露秋,把酒看木犀。

怀人在何许,分教大江西。

掩关正愁予,公来殊好奇。

故交非不多,那有此襟期。

徘徊仅三日,归舟又前溪。

凄凄木叶飞,荒山夜猿啼。

公住无庸归,人生休别离。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