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疏院宇,又西风一霎,绿阴吹去。
枝老苔封,林迥云凄,听尽秋声来处。
斜阳明灭荒烟锁,剩几叶、梢头翻舞。
更夜来、飞上银蟾,瘦影空阶无数。
望里才舒倦眼,只蝉衣冷抱,鸦点昏聚。
水曲山崖,偃蹇参差,愁入天涯迟暮。
凭谁写幅鹅溪绢,恰几笔、倪迂幽趣。
正摊书、人坐孤根,好伴候蛩吟苦。
萧疏院宇,又西风一霎,绿阴吹去。
枝老苔封,林迥云凄,听尽秋声来处。
斜阳明灭荒烟锁,剩几叶、梢头翻舞。
更夜来、飞上银蟾,瘦影空阶无数。
望里才舒倦眼,只蝉衣冷抱,鸦点昏聚。
水曲山崖,偃蹇参差,愁入天涯迟暮。
凭谁写幅鹅溪绢,恰几笔、倪迂幽趣。
正摊书、人坐孤根,好伴候蛩吟苦。
这首《疏影·秋树》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院落中树木在西风中摇曳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特有的萧瑟与寂寥。
“萧疏院宇,又西风一霎,绿阴吹去。” 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绿荫被西风吹散,暗示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界的变迁。
“枝老苔封,林迥云凄,听尽秋声来处。” 描述了树木的老枝上覆盖着青苔,林间云雾缭绕,仿佛能听到秋的声音从远处传来,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特有的宁静与深沉。
“斜阳明灭荒烟锁,剩几叶、梢头翻舞。” 夕阳在荒烟中若隐若现,几片树叶在树梢上翻飞,画面充满了动态美,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孤独与寂寞。
“更夜来、飞上银蟾,瘦影空阶无数。” 夜晚,月亮升起,树影投射在空荡荡的台阶上,无数个瘦长的身影,增添了夜晚的神秘与静谧。
“望里才舒倦眼,只蝉衣冷抱,鸦点昏聚。” 诗人通过观察蝉衣的冷凝和乌鸦的聚集,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寒冷与寂静,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水曲山崖,偃蹇参差,愁入天涯迟暮。” 水流曲折,山崖高低不平,这些景象引发了诗人的愁绪,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广阔的自然之中,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凭谁写幅鹅溪绢,恰几笔、倪迂幽趣。” 借助倪瓒(倪迂)的画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艺术美的欣赏。
“正摊书、人坐孤根,好伴候蛩吟苦。” 最后,诗人想象自己摊开书籍,坐在树下,与等待冬眠的蟋蟀相伴,共同感受秋天的苦涩与宁静,展现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哀愁,以及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