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鬟垂绿弱难胜,却怪浓妆薄未能。
远黛欲浮封皂帽,纤腰如削系红藤。
女鬟垂绿弱难胜,却怪浓妆薄未能。
远黛欲浮封皂帽,纤腰如削系红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装扮,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美丽与独特魅力。首句“女鬟垂绿弱难胜”以“女鬟”点明了女子的发型,用“垂绿”形容发丝的颜色和垂落的姿态,一个“弱”字则赋予了整体画面一种柔美的感觉,暗示了女子的娇弱与优雅。接着,“却怪浓妆薄未能”一句,通过对比“浓妆”与“薄”来表现女子妆容恰到好处,既不过分浓艳也不过于淡雅,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了她的自然之美。
后两句“远黛欲浮封皂帽,纤腰如削系红藤”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仪态与服饰。其中“远黛”指女子的眉毛,仿佛要与远处的景色相融,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遥远之感;“封皂帽”则可能是指女子所戴的帽子,与“远黛”形成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而深远的画面。而“纤腰如削”则直接描绘了女子的腰肢细长而柔软,犹如被刀削过一般,形象地展示了女子的曼妙身姿。“系红藤”则是对女子腰间装饰的描述,红色的藤条或腰带在她轻盈的步伐下随风摇曳,为整体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发型、妆容、眉眼、腰肢以及服饰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外在美,也暗示了她的内在气质与风韵,是一幅生动而富有层次感的女性肖像画。
我有二奇石,来自上下钟。
是时我行自南复之东,二物真相从。
楼船习习生清风,迩来数年委置庭草丛。
新春有客赠我石,其数与物皆相同,问之云来自蜀中。
殊形异状不可以模写,大抵荒崖绝壁自天生质非一日,复有长江之水朝夕相撞舂。
其间岁月不知几千百,乃成造化之神功。
东坡雪浪何似者,吾此四物无乃堪弟兄。
有客谓予言,此石置之盆,可种九节仙灵草。
南沙偶来观,谓客言诚好,我将致之时尚早。
早闻扣门声,一童手持抱。
即令童子洗石分种之,如送仙人上蓬岛。
走笔谢南沙,清贞愿相保。世上琼瑶何足宝。
昔年有奇士,遇子金陵中。
授子长生诀,玄谈入洪濛。
相期以无期,有地还相逢。
尔来四十年,閒居仰遐风。
大耋忽复届,绿发双青瞳。
可望不可即,渺如湖上峰。
我生晚习隐,谢病东山东。
静虚拙乃逸,梦见濂溪翁。
遥将惠泉水,从子巢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