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京口望长江》
《京口望长江》全文
明 / 卢龙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飘蓬何地不天涯,吴楚东南望尚赊。

暑雨濯枝辞凤阙,西风闻雁转龙沙。

九江亦接浮湘路,八月宁同奉使槎。

万里关山无定泊,教人回首忆京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京口眺望长江时的感慨与思绪。首句“飘蓬何地不天涯”以“飘蓬”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四处漂泊、无固定居所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接下来,“吴楚东南望尚赊”则进一步点明了眺望的方向,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南方向,表现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渴望和探索精神。

“暑雨濯枝辞凤阙,西风闻雁转龙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前句中的“暑雨”与“辞凤阙”形成鲜明对照,象征着诗人离开繁华与舒适,后句中的“西风”与“闻雁”则预示着即将进入更为荒凉之地。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

“九江亦接浮湘路,八月宁同奉使槎”两句中,“九江”与“浮湘路”的连接,以及“八月”与“奉使槎”的对比,既展现了地理空间的广阔,又蕴含了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变迁。这里“奉使槎”可能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乘槎上天”之意,表达了诗人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最后,“万里关山无定泊,教人回首忆京华”两句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漫长旅程和未知挑战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人意识到自己在广阔的天地间漂泊不定,心中不禁怀念起京城的家国情怀,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忧郁与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卢龙云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猜你喜欢

杏花天·鬓棱初翦玉纤弱

鬓棱初翦玉纤弱。
早春入、屏山四角。
少年买困成欢谑。
人在浓香绣幄。
霜丝换、梅残梦觉。
夜寒重、长安紫陌。
东风入户先情薄。
吹老灯花半萼。

(0)

杏花天·幽欢一梦成炊黍

幽欢一梦成炊黍。
知绿暗、汀菰几度。
竹西歌断芳尘去。
宽尽经年臂缕。
梅黄后、林梢更雨。
小池面、啼红怨暮。
当时明月重生处。
楼上宫眉在否。

(0)

花犯·小娉婷

小娉婷,清铅素靥,蜂黄暗偷晕。
翠翘欹鬓。
昨夜冷中庭,月下相认。
睡浓更苦凄风紧。
惊回心未稳。
送晓色、一壶葱茜,才知花梦准。
湘娥化作此幽芳,凌波路,古岸云沙遗恨。
临砌影,寒香乱、冻梅藏韵。
熏炉畔、旋移傍枕,还又见、玉人垂绀鬓。
料唤赏、清华池馆,台杯须满引。

(0)

花犯·翦横枝

翦横枝,清溪分影,翛然镜空晓。
小窗春到。
怜夜冷孀娥,相伴孤照。
古苔泪锁霜千点,苍华人共老。
料浅雪、黄昏驿路,飞香遗冻草。
行云梦中认琼娘,冰肌瘦,窈窕风前纤缟。
残醉醒,屏山外、翠禽声小。
寒泉贮、绀壶渐暖,年事对、青灯惊换了。
但恐舞、一帘胡蝶,玉龙吹又杳。

(0)

玉楼春 京市舞女

茸茸狸帽遮梅额。
金蝉罗翦胡衫窄。
乘肩争看小腰身,倦态强随闲鼓笛。
问称家住城东陌。
欲买千金应不惜。
归来困顿殢春眠,犹梦婆娑斜趁拍。

(0)

天香·珠络玲珑

珠络玲珑,罗囊闲斗,酥怀暖麝相倚。
百和花须,十分风韵,半袭凤箱重绮。
茜垂四角,慵未揭、流苏春睡。
熏度红薇院落,烟销画屏沈水。
温泉降绡乍试。
露华侵、透肌兰泚。
漫省浅溪月夜,暗浮花气。
荀令如今老矣。
但未减、韩郎旧风味。
远寄相思,馀熏梦里。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