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兴·其二》
《秋兴·其二》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古风

贫居应闭门,原宪乃非病。

读书到周孔,岁晚吾事竟。

佳哉亦可乐,妙在得所性。

于时俗虑少,鱼鸟共涵泳。

芦花深两桨,秋色满湖镜。

颇怀梅子真,屡起泛舟兴。

明当文会友,圣处一参订。

此生饭不足,敢不听于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泂在秋天的闲适生活与精神追求。首句“贫居应闭门,原宪乃非病”表达了即使身处贫困,闭门读书也是一种享受,暗含了对古代贤士原宪的敬仰。接着,“读书到周孔,岁晚吾事竟”表明了诗人通过阅读儒家经典,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

“佳哉亦可乐,妙在得所性”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我本性的追求。“于时俗虑少,鱼鸟共涵泳”描绘了一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诗人的心境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远离尘世的忧虑,与鱼鸟同游。

“芦花深两桨,秋色满湖镜”运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泛舟湖上,欣赏秋日美景的情景。而“颇怀梅子真,屡起泛舟兴”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最后,“明当文会友,圣处一参订”预示着诗人将与朋友相聚,探讨学问,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此生饭不足,敢不听于命”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即使物质条件有限,也愿意顺应命运,追求精神的富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友情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生活情趣。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读白乐天诗集

详观白傅一篇诗,长日何须一局棋。

字细纵然劳眼力,理长尤是契心期。

誇张歌酒浑相似,消遣穷愁亦自知。

大节更思公出处,寥寥千载是吾师。

(0)

挽崇宪靖王诗·其二

诏书催唤衮衣归,富贵谁知已息机。

北阙恩荣宁久恋,东山雅志肯相违。

伤心水月人安在,回首湖山事亦非。

他日苏公堤畔路,祇愁老泪不胜挥。

(0)

春晴·其一

万里阴云一战收,怪生和气袭兼裘。

昆山龙过初衔烛,旸谷乌飞不傍舟。

曝背爬搔疑挟纩,冻躯伛偻快伸钩。

老农扶杖閒相过,一味丰年说不休。

(0)

宝阁尚书凌公挽诗·其二

未识嵇中散,今无元鲁山。

宦游真恨晚,逸驾竟难攀。

阅月推评旦,闻风尚起顽。

九原那可作,苍弁亦推颜。

(0)

参议余公挽诗·其二

假荫非公志,书生若命何。

高才宁汩没,荣路故蹉跎。

仲子能传业,词场遂决科。

暮年方慰意,乐极又悲歌。

(0)

两日绝市无肉举家不免蔬食因书数语·其三

怪生食指动晨餐,拗项蒸毛忽满盘。

总为饥驱嗟我老,未能饱死笑人单。

不除豪气杯中兴,空有功名镜里看。

菽水虽贫归去好,白头慈母要团栾。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