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应闭门,原宪乃非病。
读书到周孔,岁晚吾事竟。
佳哉亦可乐,妙在得所性。
于时俗虑少,鱼鸟共涵泳。
芦花深两桨,秋色满湖镜。
颇怀梅子真,屡起泛舟兴。
明当文会友,圣处一参订。
此生饭不足,敢不听于命。
贫居应闭门,原宪乃非病。
读书到周孔,岁晚吾事竟。
佳哉亦可乐,妙在得所性。
于时俗虑少,鱼鸟共涵泳。
芦花深两桨,秋色满湖镜。
颇怀梅子真,屡起泛舟兴。
明当文会友,圣处一参订。
此生饭不足,敢不听于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泂在秋天的闲适生活与精神追求。首句“贫居应闭门,原宪乃非病”表达了即使身处贫困,闭门读书也是一种享受,暗含了对古代贤士原宪的敬仰。接着,“读书到周孔,岁晚吾事竟”表明了诗人通过阅读儒家经典,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
“佳哉亦可乐,妙在得所性”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我本性的追求。“于时俗虑少,鱼鸟共涵泳”描绘了一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诗人的心境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远离尘世的忧虑,与鱼鸟同游。
“芦花深两桨,秋色满湖镜”运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泛舟湖上,欣赏秋日美景的情景。而“颇怀梅子真,屡起泛舟兴”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最后,“明当文会友,圣处一参订”预示着诗人将与朋友相聚,探讨学问,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此生饭不足,敢不听于命”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即使物质条件有限,也愿意顺应命运,追求精神的富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友情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