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信州灵山阁跨鹤台》
《登信州灵山阁跨鹤台》全文
宋 / 徐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清游吾有分,浑似昔曾来。

野屋凭高住,青山到水回。

欲看灵岫远,须待晓云开。

渐渐生愁思,乡心上古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xìnzhōulíngshānkuàtái
sòng /

qīngyóuyǒufēnhúncénglái

pínggāozhùqīngshāndàoshuǐhuí

kànshùxiùyuǎndàixiǎoyúnkāi

jiànjiànshēngchóuxiāngxīnshàngtái

翻译
我有幸享受清闲的游览,感觉就像以前曾经来过一样。
在野外的房屋中居高临下,青山环绕直到水边回转。
想要欣赏远处的灵秀山峰,必须等到早晨云雾散去。
随着时间推移,愁绪渐生,心中对故乡的思念涌上古台。
注释
清游:悠闲的游览。
吾有分:我有幸。
浑似:仿佛。
昔曾来:以前曾经来过。
野屋:野外的房子。
凭高住:居高临下居住。
青山:青翠的山峦。
水回:水边回转。
灵岫:灵秀的山峰。
晓云开:早晨云雾散去。
渐渐:逐渐。
愁思:愁绪。
乡心:思乡之情。
古台:古老的平台或高台。
鉴赏

这首宋诗《登信州灵山阁跨鹤台》是宋代诗人徐玑的作品,描绘了诗人登高游览的清幽之景和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首句“清游吾有分”表达了诗人能享受这份清闲游历的缘分,接着“浑似昔曾来”暗示他对此地并不陌生,有一种旧识重逢的感觉。

“野屋凭高住,青山到水回”两句描绘了山野间的简朴居所和山水相映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想要更深入地欣赏远处的灵岫(秀丽的山峰),但只能等待早晨云雾散去,“须待晓云开”。

最后两句“渐渐生愁思,乡心上古台”,诗人的情感转向,由欣赏美景转为怀乡之情,这种愁绪随着视线延伸至古老的台子,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的热爱。

作者介绍

徐玑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郡聚

幕府多閒暇,城台避郁蒸。

金杯挥落日,银碗嚼寒冰。

老妇歌犹好,双鬟舞最能。

深宵红烛短,坐客醉忘兴。

(0)

登资圣阁

平时尝仰望,今日一登临。

海岱封疆小,乾坤气象深。

废城增古意,叠嶂起诗心。

远目方驰骋,春云还自阴。

(0)

题夏大初丈高居

入门已可爱,庭户复清阴。

更有池台邃,相连花木深。

山川供隐几,风月伴抽簪。

七十须浑黑,知公但养心。

(0)

曹亭三绝句·其一

外看江水长,里见荷花发。

庐阜收白云,南浦浸明月。

(0)

寄邹蹇叔

西园春深百草长,残花纷纷绿叶光。

蜂归蝶散情已薄,独我绕树行如狂。

亟令沽酒藉地饮,卧嗅落蕊倾金觞。

醉来意气颇脱略,睥睨天地如毫芒。

狂歌大笑谁对值,山猿谷鸟啼斜阳。

却思高阳旧徒侣,安得飞至坐我傍。

登城引望不可见,云峰古木徒苍苍。

(0)

舟行却回

清晨移舟出沙嘴,宿氛卷尽天如洗。

日高五丈行十里,白云之中黑云起。

回舟急趋旧泊处,四山沉沉日色死。

逆风飒飒初尚微,浪头已高白参差。

又闻西北崩崖陷谷有异声,大风横击波如陵。

操舟之子虽习贯,掣柁才开又投岸。

有如磁石引针去,时时飐扑愁中断。

长篙劲橹不易胜,仅得入口如再生。

回望后舟尚出没,使人泪落肝胆惊。

昨日庙中奠旨酒,巫语甚吉许我行。

奈何中路辄反覆,欺诞何者为神明。

岂非风者天号令,必欲逆知非汝能。

浪传消息得醉饱,万一犹足为威灵。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